黃金之王 白銀之王 

 

 

 

 

          作者:沢村

          譯者:許婷婷

          出版社:台灣角川

          出版日期:2013-09-25

          ISBN/ISSN9789863255789

 

 

 

 

翠國曾經是人民心中的幸福國度,經歷穡大王五十年的賢能治世,當年社會上呈現著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穩定的生活,然而和平的世局卻隨著第四任君主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降臨而引發了爭奪王位之爭,以原本侍奉兩位王子的人物為中心,自命為「鳳龝」與「旺廈」的後裔子孫其後便是不斷的歷史重演,策動叛變、奪取王都,視對方為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樣的關係已經維持了一百數十餘年了吧!直到統御兩族的首領穭和薰衣一場在地底陵墓裡的協議,什麼是應為之事?什麼又是自身慾望?何謂英雄?何又謂懦夫?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自身的責任,兩人做出的驚人抉擇又將為翠國帶來的是改變抑或另一場毀滅?!

 

《黃金之王 白銀之王》的書名來自於源出同條血脈卻彼此敵對的兩氏族族徽,鳳龝一族是閃耀著金黃芒穗的芒草,而旺廈一族則是豎起尾羽的白銀雷鳥圖樣,為多年來在戰爭中死去的族人報仇、為代代傳承家系中滅絕彼方的誓言賣力是生來就背負的使命,但若這些與身為君主所應為之事相牴觸,你會遵循祖先指示的道路、父母的遺言,抑或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王?展現到什麼樣的程度又始能稱呼為王者的風範?是驍勇善戰、立功無數,還是臥薪嘗膽、忍辱負重,或是叱吒風雲、唯我獨尊?

 

描述古朝代的情節小說並不少見,但總少不了勾心鬥角的宮廷戲碼或纏綿悱惻的男女戀情來增加戲劇的張力,《黃金之王 白銀之王》雖以根深蒂固的家族仇恨為主題,但字裡行間少了腥羶色的老梗,卻處處充斥著仁義忠信的思想,面對內憂外患的國土、為了守護培育的責任,有人捨棄家族名諱、承受他人的質疑與輕蔑,有人犧牲自我親人、為了成就不可見的未來,他們在乎的不是在什麼樣的位子,而是能為族人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不因遭人非議而捨棄應為之事、不因死者話語而迷惑,他們都是令人敬佩的王者!在飽經風霜的歷史長河中締造了傳奇

 

《黃金之王 白銀之王》是由日本奇幻文學大賞得主沢村 凜所創作的文學作品,被定位為奇幻小說雖少了近年來比較熱門的魔法科幻、超自然等元素,但帶有濃厚東方元素的架空世界卻展現了過人的書寫功力,寫實的時代背景營造、精細的角色性格刻劃,輔以可供閱讀過程比對的詳盡地圖繪製與主要登場人物介紹,以錯綜糾葛的百年家族紛爭為基底,現行人物為敘述主幹時區橫跨二十多年,其實是本中規中矩、但不失宏觀架構的歷史幻想小說,而感人的內容情節秉持的思想智慧,更是隨著古今時代變遷而益發光輝。

 

 

 

☆感謝台灣角川邀約的試讀活動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 

 

 

 

 

          作者:朵敏妮嘉‧露塔

          譯者:蔡宜真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3-09-28

          ISBN/ISSN9789862724194

 

 

 

 

小說給人的感覺若是滿足了徜徉在另一個虛構世界的幻想,那麼回憶錄式的文學體裁就是活生生將人拉回了現實儘管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隱藏或淡化了某些事件,但絕大部分內容還是屬於真實,這種書寫以自己成長經歷為主的傳記式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它誠實表露了書寫者的過往印象與主觀感受,很輕易讓讀者與自身經歷相連結,並興起了對照或同理的心態,然而傳統裡這樣的素材並不好表達、甚至總是給人嚴肅僵化的刻板印象,然而奇怪的是你有沒有發現-越是困頓荒誕的生命越是展現才智與幽默,就愈容易深得讀者之心,《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書寫變色童年或家庭悲劇的回憶錄不算少數,諸如《大說謊家俱樂部》、《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或《一刀未剪的童年》等經典名著,朵敏妮嘉‧露塔的《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就有點類似這樣基調的作品,綜觀這些故事不難發現共通點-怪獸父母與黑色幽默,情節時而誇張瘋狂的令人有點難以置信,甚至會讓人質疑起它的真實性,然而就在你願意接受事實並興起同理的同時,轉眼卻又見著作者戲謔調侃充滿趣味的回應態度,是的!他們不自憐自艾於自己的遭遇、也不需要他人的可憐同情,相反的,他們面對人生的態度還可以讓您從中學到什麼。

 

在《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裡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法娓娓道出成長過程中母親的形象,想想孕育生命與孩子有直接聯繫的母體、想想一般社會裡賦予母親的期望與規範,我只能說露塔的母親很不一樣!她允許女兒隨時蹺課只要有好看的電影、鼓勵還是青少年的她懷孕,也主張務實唯利是圖的愛情觀-為錢,不為愛結婚,甚至還協助女兒進入名校求學,然而露塔的母親也常吸毒、販毒、酗酒、口出穢言時而處於情緒不穩的狀態,這些在在都曾影響了露塔的成長或求職,不是不愛,而是不會愛,生命於是變成了一場惡夢,於是露塔也在藥品與酒精中迷失了自我,直到愛理解與原諒

 

每件事都有開頭中間和結尾然而結局不見得都完美,坦承醜陋與缺陷需要多少勇氣,但至少我們願意追求進步讓自己不再有任何藉口,至少我們做出了選擇給了救贖的機會,世界可以何其荒蕪,卻又充滿美麗,人生原來也可以何其脆弱,卻又滿是強悍,《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所展現出來的驚人力量不在於批判對與錯,而是擁抱生命的無所畏懼。

 

 

 

☆感謝商周出版邀約的試讀活動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起點人 

 

 

 

 

          作者:麗莎‧普萊斯

          譯者:彭臨桂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3-10-07

          ISBN/ISSN9789573330271

 

 

 

好幾年前有一部很喜愛的電影《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敘述兩個罹患絕症的老人在面對生命的終點,決定挑戰年輕未盡的夢想、完成這一生想要完成的各種瘋狂事蹟,他們玩高空跳傘、開賽車、上金字塔頂、到萬里長城等,而兩部類似的台灣紀錄片亦是-《不老騎士》裡平均八十歲的老人家騎歐兜邁環島、《青春啦啦隊》可是史上最高齡的一支美式啦啦隊,這些白髮蒼蒼卻未放棄對生命熱情的執著感動多少人,生老病死儘管是人生的必然,然而你是否想像或期待過有天最先進的科技“真的”可以讓你重返青春?!

 

《起點人》是美國新秀作家麗莎‧普萊斯在「人體銀行」二部曲中的首部曲,故事背景設定在後世界末日裡一場孢子戰爭導致二十歲至六十歲的人口滅絕,地球上只剩下戰前注射過疫苗的小孩和老人兩類人,無人認領的未成年人只能淪落街頭在執法人員的追捕與匪幫的攻擊中討生活,十六歲的凱莉為了生病的弟弟、為了擁有一個家走進了人體銀行「青春終點站」,因為僅需要租借三次給想要體驗年輕經歷的衰老終點人,獲得的可觀報酬就足以買下一棟房子與一年份的食物,靠著後腦植入晶片的連結,終點人可以自由地控制跟使用起點人的身體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然而意外卻在最後一次的租借過程發生,凱莉明明把身體租給了一個一百多歲的老女人卻莫名其妙甦醒了,出租人成了借用人!而且這個承租人還不斷在凱莉腦海中發出警告的聲音,整個事件居然涉及一件謀殺陰謀,那個主導人體銀行的神祕老人究竟是誰?還有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起點人》讓我們看到了典型的反烏托邦小說,卻可以很不一樣!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概念,想想看老年人租借年輕人身體的想法、回看那幾部感人的電影,「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作法看似沒錯,卻有爭議!建構在金錢主義的物質交換、人體成了買賣的產品,當科技讓我們變成了任何想要成為的人,樣貌、身材與技能可以任君挑選,身體衰老了就可以丟棄輕易換一副,然而他人的人生與生命也一樣可以就此取代嗎?而換個方向來想亦然,年輕人出賣自己的身體淪為無意識的傀儡人偶任人操控,人生並非全然是自己的聽起來是何其恐怖的念頭,生命的精彩與動人在於勇於接受自己,無論缺陷或完美,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不用假裝別人,而是當自己。

 

深具創意的「租借身體」發想點除了勾勒出科技感十足的未來世界,還帶出對於人性與自我的道德問題,當然情節也不忘來段浪漫的愛情元素,女主角周旋在兩位個性與身分地位迥異的男主角身邊,複雜的三角戀關係看得人好不揪心,其次很喜歡作者麗莎‧普萊斯在整部小說企圖營造的氛圍,開宗明義就帶你進入人體銀行,卻始終讓你搞不清她葫蘆裡賣了什麼藥,耐人尋味的故事線一步步揭露展現佈局的張力,直到隱藏結尾的爆點!雖然有點傻眼,卻又不得不讓人佩服起作者的巧思,只能說《起點人》的高潮迭起可是從一開始到結束,讓人大呼過癮之餘,不經也更期待起續集《終點人》的收尾。

 

 

相關系列作品

《起點人》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99578003

《終點人》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04005987

 

☆感謝皇冠文化邀約的試讀活動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S之猿 

 

 

 

 

          作者:伊坂幸太郎

          譯者:李彥樺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13-06-23

          ISBN/ISSN9789866043543

 

 

 

 

伊坂幸太郎的作品裡雖然也出現過幾次動物書名,不過這回SOS之猿》的猴子不單只是用以隱喻,還成了小說裡的主角,更何況還是出自中國四大章回小說裡《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濃厚的中國風不經讓人好奇起其創意發想,而閱讀末尾解說後才發現原是日本漫畫家五十嵐大介提議以「猴子」、「孫悟空」、「驅魔師」為三個關鍵詞去發想,與伊坂幸太郎以同一個主題分別創作漫畫和小說的合作形式,嚴格來說為了加強與漫畫關聯,作品小部分不能說完全原創,但《SOS之猿》天馬行空帶點神話性質之外,卻又能緊密的建構在現實與議題上,我覺得反而把故事深度昇華了許多。

 

先從「驅魔師」來看作者帶出了什麼樣的問題首先「世界上真的有惡魔嗎?」伊坂舉了一個例子《魔鬼與修女》這部小說改編自十七世紀初發生在法國的真實案例,描述一群修女遭惡魔附身的故事,在我們的想法遭惡魔附身是很恐怖的,但對小說中的神父來講害怕卻是「沒被附身卻做出無恥行徑」,所以把罪刑歸咎惡魔,對人們來說會不會也是種救贖、更光明正大的理由?犯罪者相信自己真的被附身了,家屬覺得錯誤與自己無關,我們都可以不用承擔責任,所以用了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或說當作藉口?!想想小說裡的神父恐懼不無道理,那好吧!換種不推卸責任的說法「不是惡魔!是我做的。」所以,那些做出如同惡魔般行徑的人,就真的是壞人?

 

想想看《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殺死了那麼多妖怪,有時老孫脾氣一來動不動旁邊沒幹壞事的小妖怪也遭殃,雖然勸善懲惡是所有故事的基本原則,然而世界上有完美的善、絕對的惡嗎?《SOS之猿》中舉了不少矛盾的例子反覆詰問「誰才是真正的壞人?」試想店員與男人起爭執扭打,男人大手一推,店員恰巧跌落了馬路邊被來不及閃躲的車輛輾過,男人抑或車主是壞人?父親傷害孩子,母親為了保護心愛的稚子,而失手刺死了自己的丈夫,母親或是父親才是壞人?人心似乎同存善與惡,但暴力,是善還是惡?遇到無法容忍情況,能使用暴力嗎?!

 

雖說西方舊約聖經主張「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中國的孔夫子含蓄些,他說:「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但畢竟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暴力是不對的行為,所以現代化社會我們該採用文明方式-訴諸法律?就連伊坂幸太郎是法學部畢業都承認法律有時候根本沒辦法保護弱者、也沒辦法給出答案,所以?現實中無法解決的事情,有人換個方式-以虛構的故事來拯救人心,這不經讓人想起李安導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後的兩個故事版本,你覺得哪一個才是真的?你相信哪一個?故事裡的孫悟空與Pi都把選擇權都丟回了給讀者,但真實與虛構未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問題只在於你選擇要相信什麼。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藍花楹下的孩子 

 

 

 

 

          作者:薩哈兒.迪麗真妮

          譯者:楊惠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3-09-05

          ISBN/ISSN9789862724217

 

 

 

 

近日國際新聞焦點處處可見敘利亞內戰紛爭再起,短短兩年時間從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武裝衝突到現在的化學武器攻擊,推翻政府起義的革命早已轉變成惡性的種族與宗教聖戰,在戰火蹂躪下流離失所淪為難民的兒童人數更突破了百萬關卡,回看《藍花楹下的孩子》你會感慨-歷史原來不是曾經,而是不管何時何地,以自己的方式持續在進行。

 

作者薩哈兒.迪麗真妮一九八三年出生於伊朗的德黑蘭,而《藍花楹下的孩子》的故事開始就是描述同年即將臨盆的蒙眼女子在監獄中忍受著殘酷的訊問,出生後的孩子成了牢房裡眾人的生活重心與世界的意義,然而監獄不是製造幸福、而是孕育恐懼的地方,母女最後被迫分離,巧合嗎?沒錯!薩哈兒.迪麗真妮就真的誕生在監獄裡,而這本處女作就是根據自身經驗、並訪談了父母與相關人員,帶點回憶錄性質所形成的一本動人小說,時間涵蓋了一九八三到二○一一的三十年歷史,期間更橫跨了三代以多則相關聯故事串起,寫出了失根與分離之苦,並不忘帶出生存與希望的美好。

 

一九七○年代後期迄今伊朗有兩次重要的改革事件不可不知,是作者出生的年代、《藍花楹下的孩子》故事背景的設定所在,也是薩哈兒.迪麗真妮欲藉由歷史的動盪,闡述個人為了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可以奮戰到什麼程度?!一九七九年的伊斯蘭革命君主政體被推翻,沒有想到神權政體取而代之帶來的不是自由民主,而是更激烈的打壓與肅清風暴,《藍花楹下的孩子》裡有不少角色就介於這樣的矛盾裡,他們熱愛家鄉、參與革命,甚至一度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它的命運,然而後來卻成了敵人、成了反革命對象,他們被迫與家人分離、甚至被處決於獄中,他們的回憶裡盡是遺忘不了的鮮血、死亡與永無止盡的恐懼;而另一場群眾運動是二○○九年的綠色革命,民眾不滿選舉舞弊而要求改革,示威抗議迅速蔓延各地造成了一連串衝突與死傷,這是屬於新的一代人的故事、彷彿無法逃脫的惡夢,然而他們依舊勇敢起身抵抗、相信可以自己做決定,相信生活會更好。

 

《藍花楹下的孩子》除了揭露歷史苦痛的記憶,並拋出「當歷史招喚,個人如何回應?」的主題,人物間巧妙的布局安排也是一藍花楹大特點,書名中的藍花楹樹總出現在故事中角色生長的地方、用以代表家鄉記憶的顏色與味道,而這群出生在藍花楹樹下的孩子不管是親人、朋友、戀人或鄰居又都互有關係,閱讀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故事中出現的家庭或人物串起了圓,多年後不管是受害者兒女或加害者兒女,他們都因為擁有同樣的過往傷痕而背負了秘密與苦難,也因為同樣的希望與期盼而有了悸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樹,要找到它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不管是為了正義自由,抑或幸福夢想,《藍花楹下的孩子》敘說出歷史回憶裡的感動,那美麗的紫樹是生命循環不息的象徵、也是永無畏懼最芬芳的味道。

 

 

 

☆感謝商周出版邀約的試讀活動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牧師的小熊僕人 

 

 

 

 

          作者:亞托.帕西里納

          譯者:武忠森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3-06-04

          ISBN/ISSN9789865896300

 

 

 

 

試著回想你截至目前的人生,收過最特別的生日禮物是什麼?一隻活生生的小熊,夠讓人瞠目結舌吧!但若情節是發生在擁有得天獨厚自然景觀的北歐,如果你以前也曾看過這位芬蘭國寶級作家亞托.帕西里納的作品,那可能就沒什麼好驚訝的了。

 

《牧師的小熊僕人》的故事開始於剛脫離冬眠狀態、一大二小的熊家庭,一頭成年的母熊正在指導牠的熊寶寶覓食,在享用過了美味的蟻巢、蠕蟲、蜂蜜,他們竟然受不了香醇的啤酒味,跑進了人類的啤酒廠喝起了酒,而三隻微醺的熊本來應該就此滿足快樂的返回森林,卻抗拒不了美食的誘人香氣又跑進了外燴女廚師的家,食物被摧殘殆盡的忿怒女廚師與挺身保護孩子的熊媽媽於是上演了人熊追逐戰,最後雙雙在高壓電塔上成了烤野味,小熊孤兒一隻被動物園收養、一隻則是被當成生日禮物送給了個性倔強、生性易怒的歐斯卡牧師,可別以為這是信眾多年來最誠摯的感謝,除了省錢不必另外集資購買禮物,還有一大群人等著看笑話、好報復多年來的積怨,然而這份奇特無比的禮物卻為年過半百的牧師帶來截然不同的生命改變,「見鬼了」的小熊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不跟上這段奇妙有趣的旅程怎麼找出答案?!

 

老覺得作者亞托.帕西里納筆下的主角一個比一個慘!《遇見野兔的那一年》的記者帶著一隻野兔私奔了,只為了陪陪牠;《當我們一起跳海》的總裁找了有志一同的自殺者,為了集體跳海;到了《牧師的小熊僕人》的牧師則是載了一隻熊上路,好吧!他是被強迫休假趕出去的,可是從主動到被動,我們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逃!或者說好聽一點是出走,不管是為了自由,掙脫那個被社會規範約束的自己;或是為了戰勝衰運,找出還能自主決定的完美死法;還是像這對人熊伴侶一樣,茫然於究竟要上哪,然後糊里糊塗就啟程。

 

關於生命中沉重難解的習題,亞托.帕西里納總習慣透過一個轉折契機的出現,安排書中角色來上那麼一段荒謬精彩的冒險之旅,旅途中所閱覽的人事物是洗滌、也是衝擊,藉此對過往生命提出詰問、並留下未知但可期待的將來,雖然作者的筆觸泰半幽默從容、試圖保持輕盈,但不可否認這樣的主題還是容易因濃厚的哲理造成思想負擔,尤其是《牧師的小熊僕人》裡因為牧師角色又動用了不少聖經字句,感覺本書追尋完善自我之路的難度又更上了層樓,它增添了對宗教信仰的思辨。

 

小熊在牧師的教導下執行了許多把戲:翻跟斗、假扮野熊,在合適的時刻低鳴、露出尖牙、倒臥地上,學會了各種人類舉動:擦屁股、刷牙、熨燙衣服、打掃環境、跳舞,還有熟練的宗教儀式:靈巧的在胸前畫出十字以及雙掌合十的動作,下跪、抬頭望天、虔誠的神情與祈禱,是隻好演員,但真的有信仰嗎?人與動物之間的界線又在哪裡?這個相信外星球存有更高智慧生命的牧師更妙了,他覺得與其唱誦讚美主的聖歌,還不如把時間拿來聆聽宇宙的訊息,如果要說牧師質疑造物者的存在,我以為倒不如說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論點「除了上帝,還有什麼?」人類之於浩瀚宇宙的渺小,讓人成了自己各式知識習慣的囚犯,命運(不是上帝)卻開啟了另一扇門,門後當然我們無法得知是好是壞,但就像《牧師的小熊僕人》裡最後解開的外星密碼取自於《聖經》一樣「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邁開步伐、體驗、對抗,我們總能在生命困境尋覓到另一條出逃路線。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神總是微服出巡 

 

 

 

 

          作者:羅杭.古內爾

          譯者:陳蓁美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3-08-29

          ISBN/ISSN9789868954755

 

 

 

 

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對於現實中即將老朽腐壞的身體,與彷彿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的人生感到絕望,因而與魔鬼以靈魂為交易代價,換取人生的重新體驗與開始,如果你曾深感自己的生命漫無目的又了無意義,是否有過人生能重新來過的念頭?《神總是微服出巡》的故事開頭就是男主角亞倫站在艾菲爾鐵塔頂端正意圖輕生,從巴黎最高的建築物一躍而下可是對命運作弄的激烈抗議、也是對平凡人生的報復,然而一個陌生男子的出現卻打亂了所有的計畫,男子提出了交易條件:取消自殺,他將幫亞倫解決問題、並找回自信與快樂,但亞倫必須以生命為賭注、信守承諾完成神秘人交付他做的任何事,不然!就不能活著。

 

乍看之下充滿宗教意味的書名與神祕懸疑的內容,原來字字珠璣盡是神奇魔法,審視作者羅杭.古內爾的經歷,會發現這位法國百萬冊暢銷作家巧妙將自身在精神科與人際顧問所學融入本書中,是的!就是本精神分析、心靈療癒類型書籍,但絕非你以為的那種老生常談、枯燥說理的傳統模式,它以一個有趣的故事去包裝可能讓人卻步的主題,不僅容易閱讀、還充滿了娛樂性與生命哲理,說實在的還很寫實,帶出勾心鬥角的工作職場、迥異的人生觀,說不定你還會在角色人物裡找到相似的自己,然後恍然大悟於原來,我們都需要改變,而快樂來自於改變自己、不是改變週遭的一切。

 

然而人生不是理論、不是紙上談兵,只有實際經驗才能改變人,其餘的都是廢話或知識上的自淫,於是一件件荒謬至極的改變任務就此展開!《神總是微服出巡》裡採用的心理學方法著重於實用的行為改變技術,極端又誇張的作法看來詼諧逗趣卻又不經讓人反思背後涵義,你知道亞倫如何克服心中恐懼?他被要求每天光顧三家麵包店,並針對店員給的麵包找出缺失改變主意,而又要怎麼改變形象呢?他必須每天帶著自己喜歡看的八卦雜誌去上班,直到每位同事都看過為止,至於戒菸?無論何時何地,收到簡訊就得馬上執行抽煙的命令!奇怪是吧?簡直亂七八糟又莫名其妙,該不是整人遊戲?!但與其看待人生危機四伏充斥陷阱,倒不如視為遊戲,搞不好還能體驗更多的新事物,何況,這些看來愚蠢可笑的行為底下,可是有著你意想不到的妙理。

 

《神總是微服出巡》的特別之處是還營造了一個神秘角色,並讓它保有懸念,他究竟是誰?又有何目的?或許受書名影響,最後造成些許誤會與落差,然而不走奇幻風格卻也意外令人鬆了口氣,畢竟一個人追求對自我生命的理解還需仰賴求神問佛豈不諷刺?!很喜歡作者在書裡提及的柏拉圖的洞穴說,有人因為熟悉與安全感拒絕走出長期生活的黑暗洞穴,因為他們恐懼可能的危險、畏懼未知的世界,卻不知道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變動巧合就蘊涵著生命重要的訊息,神蹟有可能就隱藏在所有細節裡以更開放的心去面對才有可能成為人生轉機或生命奇蹟,如果你不曾冒險,又怎麼得知世界原來也可以洋溢著陽光、美麗與自由。

 

 

☆感謝自由之丘提供的試讀機會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找阿拉斯加 

 

 

 

 

          作者:約翰‧葛林

          譯者:黃涓芳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3-09-10

          ISBN/ISSN9789571053486

 

 

 

 

第一次看到《尋找阿拉斯加》的書名讓人想起了《阿拉斯加之死》這本真實的報導文學作品,敘述一個擁有高等學歷、前途似錦的年輕男孩,卻毅然捨棄富裕的生活、拋下物質與文明的一切,走進荒野,最後被人發現死在阿拉斯加一輛廢棄的巴士裡,約翰‧葛林的《尋找阿拉斯加》指的不是地名,而是一個女孩幫自己取的名字,因為它就像女孩想要變成的那樣-很大、也是距離家鄉最遠的地方。

 

兩本書指的雖然是不一樣的東西,本質卻是相似的,不安於室的靈魂展開了追尋生命的探索、尋求人生更偉大的可能性,我們總是不停尋找那個未曾去過卻嚮往不已的地方,之所以令人悸動,因為它們都代表了一段段可敬的成長冒險。

 

故事裡邁爾斯是個聰明有趣卻不善交際的十六歲男孩,為了尋找偉大的可能性,追求真正的朋友與更廣闊的生活,決定離家轉入陌生的寄宿學校,在這裡他遇到了一群個性迥異、狂放不羈的人,並被全世界最性感、但個性陰晴不定的女孩阿拉斯加所吸引,這群特別的朋友帶領邁爾斯體驗了前所未有的嶄新日子,他們抽菸、喝酒、狂歡,甚至策劃了一場場超群創意的惡作劇,他們享受人生、學習知識、談論文學,甚至不斷質問成長及生命的答案,迷宮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脫離迷宮?直到那一晚的那一個悲劇發生,我們終於得以重新思考並領悟。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Before」與「After」,整齊的各以事件發生當晚的前後一百三十六天為進行,然而兩階段卻有很大的氛圍轉變,前半讓我們感受到年少輕狂、自由解放的靈魂,但熱鬧歡樂的氣氛隨著天數的倒數,隱約讓人察覺到某個無法預見的未來就要發生而形成了焦慮,直到數字歸零又重新啟動,劇情驟然變色掉入悲傷痛苦的情緒,關於生命的美好與苦澀,再也無如此鮮明殘酷的表達方式;當然發人深省的故事也需作者約翰‧葛林筆下迷人的角色來陪襯,套用書中人物說話模式,因為:1.綽號有趣,特長驚人(收集遺言、記憶國名),而且2.搗蛋作怪無所不來,卻隨心所欲的令人嚮往,還有他們3.性格雖有缺憾,卻溫暖真實的讓人不可忽略

 

《尋找阿拉斯加》裡引用了不少文學作品與偉人傳記的遺言,還有融入了主角在學校上的宗教課程,若作為期末報告你覺得人類必須要回答的最重要問題是什麼?有人想知道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有人問該如何離開這座痛苦的迷宮?全書基調讓人感受到深度的文學性和濃厚的哲學感,「迷宮」的象徵概念來自於馬奎斯《迷宮中的將軍》裡的人物遺言,它可以是我們面對生命恐懼或人生黑暗的每一個狀態,你是假裝它根本不存在、自己沒有迷失,抑或知道它很糟,卻還是選擇了它?!

 

人總在成長的某個階段之後就因為過度恐懼喪失與失敗,忘了自己曾擁有的所向無敵,我們總有一天都會走,但卻必須自己找到離開的路,愛迪生的遺言是:「那裡非常美麗。」那裡是哪裡或許我們還不知道,但要知道美麗來自於用盡力氣的衝撞與保有希望。

 

致所有勇敢無畏的靈魂。

 

 

 

☆感謝尖端出版提供的試讀機會

阿拉斯加之死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