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倫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25-08-09
ISBN:9786263905832
雪倫的《微光》延續了《宇宙都給你》與《餘溫》所構築的共享時空設定,人物彼此穿梭於不同故事中,時而作為主角,時而成為別人的配角,形成一種既獨立又相互呼應的閱讀體驗,在這一部中,聚光燈落在簡凌菲身上—一位年過四十,仍然相信人生可以擁有 happy ending 的女性,她有著自律到近乎強迫的生活節奏,用嚴密的原則與日常為自己築起安全的堡壘,而這份自我要求,既是源於對美好生活的執著,也是她面對不可控世界時唯一能掌握的部分。
簡凌菲的故事是一幅細緻的生活切片,橫跨愛情、家庭、工作與友情,在感情中,她曾多次深陷投入,卻也多次跌得狼狽,因此學會在確定前不輕易公開感情;在家庭裡,她是最聽父親話的老二,習慣在兄妹間扮演調和者的角色;在職場上,她擁有穩定的公職,按部就班地累積年資與假期,活得看似安穩,卻偶爾被「身而為人真是件疲累的事」的念頭暗暗侵蝕;在朋友關係裡,她有鄭海洋這樣的摯友,能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也偶爾對她的「心靈追求」提出直白的吐槽,這些面向交織出一個真實且矛盾的人,一邊渴望穩定與陪伴,一邊又害怕再度受傷。
對凌菲來說,愛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習慣,更是家庭教育與個人信念交織出的反射動作,她願意為所愛的人端上熱湯、提供金錢週轉、在對方低潮時默默守在一旁,因為她深信「施比受更有福」,只是,當付出成為理所當然,當回報只是更多的委屈時,那份信念也會在疲憊中動搖,作者雪倫沒有用否定去推翻這種價值,而是讓她慢慢意識到,照亮別人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熄滅了自己的光,真正的溫暖,是雙向的流動。
《微光》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它不僅探討了愛與付出的界線,也挑戰了現代社會對愛情與單身的定義,它提醒我們,不必帶著傷口去愛人、為討好而付出,而是先成為自己的光,即使微弱,也足以為自己指引方向。故事結尾,簡凌菲與方亦川的互動,像是一扇半開的窗,或許會透進新的光,也可能藏著未知的陰影,作者將答案留給讀者,讓人願意帶著期待去想像他們的未來,或許,微光的真正意義正在於此:不需照亮整片夜空,只要在最黑的時刻,仍有一盞燈為彼此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