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Gnvvhc  

 

作者:三輪.キャナウェイ

譯者:林佩玟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04

ISBN:9789573340928

 

故事以夢境作為開啟,儘管對於書名有些心理準備,但是沒有預期一開始就是血淋淋的犯罪現場,強盜殺人、滅門血案,倖存的女孩緊握沾滿血的菜刀,在父母身上疊上一路拖行而來的男子屍體,從夢中醒來不代表回到現實,因為這就是發生在女高中生吾妻結衣年幼的真實悲劇,相較於一般小女孩可能的瑟縮恐懼崩潰嚎哭出乎意料的是殺掉兇手並拖行屍體的字句描述,你以為這樣的女孩長大會是以什麼模樣出現?!

 

吾妻結衣並沒有偏離人生軌道努力讀書,擔任班長,嘗試了各種比他人更好的未來,一切都是鑒於三年前手機突然出現有著沙漏圖示的神秘App?《純白殺人魔》的調性轉換乍看有點突兀,不過如果細究這款應用程式的功用,會發現犯罪與科幻兩種元素的融合有著巧妙的關聯,因為APP上的使用教學說明是:達成比他人更好的未來就能累積沙漏內的時間,然後改變一個人的一項過去!

 

所以?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向來在科幻、幻想作品中是熱門且歷久不衰的題材,隨著時代的演進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科技媒介,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自然成了時下不少懸疑驚悚作品的最愛,只不過作者三輪.キャナウェイ打破預期再次翻轉讀者的以為,你覺得書中角色吾妻結衣想要改變的過去是家人被殺的曾經?不是,她想改變的竟是好友三宮春乃受到虐待的過去,但是一夕之間,春乃在世界上存在的痕跡徹底消失,沒有人記得,只有結衣和其他兩個朋友。

 

神秘APP的使用規範會是關鍵嗎?「如果被他人發現自己持有App,你就有可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為何只有這三個人沒有被抹去記憶,記得她的存在?試閱篇章甫開展就遺留下不少懸念和伏筆,加上擁有神秘APP,就可以改變過去的傳聞迅速在校園裡擴散,為了達到目的,人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感覺如果涉及到慾望與人性,故事就會多了很多不可預測的變數,撲朔迷離的轉折可說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Y2beGS  

 

作者:貝納・維貝

譯者:尉遲秀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07

ISBN:9786263189294

 

 

還記得前作所帶來的震撼,接續的《螞蟻時代》依舊不時讓個人讀到忘我,深深沉浸在小說情節之中,「螞蟻三部曲」不愧是經典,儘管匪夷所思、卻又奇趣睿智,本本都令人著迷不已,和前集的開展模式相似,《螞蟻時代》敍事結構分為三大部分螞蟻世界、人類社會以及百科全書,以螞蟻和人類兩個物種的故事線為平行發展的主軸,書中書「相對知識與絕對知識百科全書」為穿插,看似各自獨立毫無關聯,實際卻有著相互呼應隱射的巧妙,各自展現不同面向的精彩。

 

故事內容從三隻間諜蟻成功潛入化學圖書館並解開蟻后所留下的最重要訊息「對手指發動東征!」開始,而人類社會則是由「楓丹白露神秘三屍命案」揭開序幕,相較於第一部曲中螞蟻對世界邊境的遠征和十多人失蹤於神秘地窖的懸案,續集明顯不管是在規模性或聳動度都要來得更為浩大,「手指」在螞蟻詞彙中為對人類的稱呼,想想這次可是要摧毀消滅世界上所有的手指!人類世界則是接連的命案死者沒有明顯外傷,而是面露駭然驚嚇而死!別以為小小的昆蟲世界就不足為奇,跌宕起伏的驚險旅程打造出宛如史詩般的冒險戰役,不遑多讓的是另條主線也以超離奇的偵探緝凶情節展開。

 

以人為主的犯罪情節縱使不罕見,但當唯一線索直指螞蟻?難以置信吧!《螞蟻時代》不僅有懸疑燒腦的謎題,更有腦洞大開的科幻情節,不是動畫《昆蟲總動員》的純真與幻想可以比擬的,藉由螞蟻的視角,在這一本小說中讓我覺得最值得玩味也感到衝擊的橋段有三個部分,其一是對信仰與戰爭、狂熱和暴力的深入描繪,其二是蟻族傳奇中留給後世關於生命的三個問題-最重要的時刻?(品味當下)、最重要的事情?(關心我們眼前的事物)、幸福的秘訣?(在大地上行走),最後是肩負重大使命的一○三號兵蟻透過電視,看完展示人類文明的所有面向之後,所歸納的人類本質結論,充滿了哲思的反諷折射與自我觀照。

 

「螞蟻三部曲」中的書中書也是另一大特色雖是綠葉卻有著錦上添花的效果根本就是一部囊括所有知識大全的科普著作,除了關於螞蟻的相關知識,還涵蓋社會學、語言學、歷史學、宗教學等你意想不到的領域主題,懂不懂知識的相對或絕對不重要,透過作者貝納・維貝神來一筆的另類闡釋,突然對原本認知的詞彙有了不一樣的新觀點。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mp/phpQdb8SI  

 

作者:凪良汐

譯者:簡捷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27

ISBN:9789573340898

 

 

「每個月有一天,我的丈夫會去跟情人見面。」故實的開頭是這樣開始的,一句話就吸引住眾人的目光,訝異的不在於敘述的事件,而是口吻態度,顛覆於一般人對於外遇伴隨的激烈情緒反應,沒有憤怒不滿、亦無悲傷失落,感受到的一種平靜坦然、習以為常,你會不禁產生好奇與疑惑,如果明知道這樣偏離大眾認知的行為被視為不正常,甚至成了流言蜚語的議論對象,那麼她的人生是如何活出現在這樣的生命樣態的?!

 

小說舞台巧妙設置於瀨戶內海的小島上,島嶼意象帶有的孤立、隔離與封閉,還有自成一格的獨特氛圍,不管是作為情節推進抑或是抽象隱喻,都展現了多層次的相互呼應與叩合關係,狹小的土地、舊有的產業、緊密的人們,人際的貼近卻也代表著隱私的不再,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面對家庭的離異親情的勒索,以書中十七歲的年紀、還是肩負照顧者身分的少年少女而言,其中的壓力與負荷可以想像,島嶼成了具體的現實牢籠、也是無形的內心枷鎖,他們倚靠各自的方式短暫逃離現實生活的苦澀,渴望前往不屬於這裡的某處。

 

像是將封存的回憶開啟,帶我們回溯到最初始的地方,《宛如星辰的你》以主角曉海和櫂為敘述視角,採用交互輪替的方式來開展情節,愛情,本來就是兩人關係的故事,個人覺得透過視角的轉換不僅呈現出不同的性別觀感,也間接看見那些他人眼中的自己,這樣的方式都讓故事顯得更全面客觀、且保有主觀情感,或許是作者凪良汐身為女性作家、並以BL作品出道的關係,特有的細膩筆觸、敏銳情感以及美感特質無一不體現在字裡行間,像是對於角色心靈孤寂的勾勒、情感波動的刻畫或是瀨戶內海島嶼上唯美的風光,都會讓人深深沉浸在情節的氛圍感之中。

 

試閱章節儘管不多,但是你可以確切感受到家庭問題所帶來的心理創傷與沉重壓力,然後對於他們口中「大人並不是那麼偉大的生物」話語有所感悟,承接父母的任性和痛苦、壓抑被忽略的情感需求,也難怪同病相憐的兩人能夠相互同理進而彼此吸引,你彷彿可以預見他們戀情的炙熱真切,然而?為何故事的序章她和他最後不是在一起?隨著故事的進展,最後答案的豁然開朗,期待看見作者凪良汐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對愛的詮釋、對關係的定義。

 

#宛如星辰的你     #凪良汐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mp/phplWEkWP  

 

作者:溫蒂.韋伯

譯者:康學慧

出版社:春光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04

ISBN:9786267282427

 

 

就好像整個宇宙都在惡整自己,同時歴經男友分手、母親離世與事業疑慮的布琳,決定前往位於蘇必略湖畔的觀光小鎮度假好平靜內心的傷痛,如詩如畫的美景、友善好心的人們,然而入住的百年民宿大宅竟流傳著鬧鬼的傳說,詭異的怪事一樁接著一樁發生,緊閉不開放的五號房究竟藏有什麼樣的秘密離奇死亡於此處的老婦人是誰半夜彷彿來自另一個時空的聲響不斷造訪夢境的熟悉畫面?還有那個全身都是刺青、令人心醉神迷的神秘男子?每件事似乎都相互有關聯,一條線貫穿了這一切!

 

本書的作者溫蒂.韋伯被評論家封為「北方哥德小說天后」,提起哥德式文學很難不與黑暗恐怖連結在一起,加上原文書名The Haunting of Brynn Wilder昭然若揭就直指鬼魂,還未閱讀前確實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誤解,然而《五號房的祕密》雖然的確包含神秘、超自然、死亡等顯著的哥德小說元素,在此特殊手法的表現形式之下,其實隱藏在故事裡的深意是為了探討生命、死亡與悲傷這些相關的主題,當然,還有喜好羅曼史的讀者不容錯過的浪漫奇情。

 

鬧鬼的百年古宅、詭異的死亡事件、難以置信的通靈能力、虛實交錯的反覆夢境,奇幻中帶有靈異的超自然現象以及穿越時空的科幻情節,《五號房的祕密》藉此一步步堆疊起的懸念是讓整部作品引人入勝的有力因素,美中不足的是個人覺得不管是男主角的身分或結局的嘎然而止都稍顯突兀,仍留下些許懸而未解的謎團。

 

不過,說到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卻是細節描寫到位、具有感動人心的帶入感的,看完本書的後記發現,或許就是因為有部分發想來自於作者溫蒂.韋伯的親身經歷,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但唯有貼近真實,才能直視生命的沉重,故事情節以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為例,對於病患和家屬的心境有不少深入的描繪,然而若生是開端、死是終結,愛便是證明生命能夠超越侷限的過程,這或許才是五號房真正的秘密。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O2ZjzK  

 

作者:鄭韓雅

譯者:黃子玲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06

ISBN:9789573340850

 

和許多韓國翻譯作品一樣,《親密陌生人》是因為搭著話題韓劇《安娜》的熱潮,所以原著小說引進台灣出版,然而就像近年來韓國文學在國內引發的關注,聳動爭議的表現手法下對韓國文化、社會樣態的批判力道以及細膩反思,是作品之所以獨具魅力引發情感共鳴的原因,《親密陌生人》中以女性為主要角色,故事內容涉及不少關於自我、婚姻、家庭等議題,在既定的事實之下,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生,或許才是我們進一步要思考的重點。

 

故事描述一名小說家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尋找作者的廣告,那是自己曾匿名發表過的作品,與之聯繫後刊登者表示她的丈夫自稱寫了這本書,卻在六個月前留下日記和書籍就消失不見,小說家在追查的過程中發現這位謎樣男子是由層層謊言下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擁有過好幾個不同的假身分,包含姓名、學歷、職業,甚至性別!而在閱讀過他/她的日記、訪談過相關的人,小說家發現自己的過往記憶彷彿慢慢與他/她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如果以單純的情節來探討這本小說可能會讓很多人想起一些經典電影或社會新聞,小說中的神秘女性「李誘墨」的謊言從宣稱自己考上大學開始,隨著她的生命成長所建構出的虛假面具逐漸進化變異,成了再也回不去的狀態,故事的發展有點讓人瞠目結舌,宛如千面女郎的百變人生扭曲又波瀾起伏,書中並以大量REC錄音檔作為篇章補敘,讓敘事更具出人意外的效果,更不用說書末結尾那一記精彩的回馬槍,挺諷刺的,關於現實人生。

 

作者鄭韓雅以遭遇寫作瓶頸、婚姻觸礁的女小說家為敘述視角,並藉由訪談紀錄帶出不少事件相關人,你在拼湊「李誘墨」人生真相的同時,其實無意間也窺視到了這群人物的心態與祕密,說穿了假面具下沒有所謂的被害者、加害人,人際關係中更多的只是價值交換、各取所需,《親密陌生人》巧妙的地方在於謊言的目的不在於獲得錢財或權勢,而是感受到自己在這個世上的虛無,企圖想要成為更有意義的存在,所以儘管這本小說話題性聳動,讀完卻有一種若得若失的惆悵感。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VEYQAw  

 

作者:淺倉秋成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30

ISBN:9789573340805

 

 

小說以一所私立高中相繼發生的三起學生自殺事件作為開啟,三人並同樣留下了「我在教室裡太大聲了。我需要『調律』。再見。」這樣一封內容相同卻匪夷所思的遺書,警方深入調查最後做出沒有犯罪嫌疑的結論,原以為是維特效應導致的模仿效應,主角垣內友弘卻被好友白瀨美月告知是學校有人裝扮成死神用了某種特殊能力殺害這些學生,而就在此時他收了一封神秘的匿名信件,信中揭露校園裡面有四名超能力者,而他被指定繼承「識破他人謊言」的能力?!

 

試閱的章節儘管不多,但有種說不出的奇妙感,簡短的篇幅不斷讓你推翻對前面的預先想像,以高中校園作為故事舞台、自殺疑雲鋪梗佈局,很難不聯想到升學壓力、人際衝突等以青少年為關懷對象的常見校園議題,但文字敘述卻從寫實的青春校園陡然一變走向懸疑犯罪,而且還是融入了幻想元素的劇情發展,擁有異能的少年必須運用自己的能力,沿著線索抽絲剝繭揪出隱藏在人群中的真兇,阻止下一次的死亡事件。

 

《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呈現的形式正是近幾年引發日本推理小說熱潮的「特殊設定推理」,在現實世界加入特殊變項,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解謎,遵循推理小說的公平性準則,試閱的章節已揭示:校園有四名超能力繼承人、書中主角「識破謊言」的能力說明與基本規則,可以期待的是尚未透露的其餘能力者身分,還有在特殊規則下所能帶出的新意變化,為解開謎團找出兇手打造的另類吸引力。

 

然而在特殊設定之外,別忘了作者是有著「伏筆的狙擊手」之稱的淺倉秋成,看過《六個說謊的大學生》必定對其中描繪的日本職場黑暗文化留下深刻印象,同樣瀰漫濃厚的「惡意」以及「謊言」,《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把事件舞台挪到高中校園、不斷強調著相處融洽很棒的班級,還有啟人疑竇的「需要『調律』」遺書內容,「律」的字義在於統一的規則秩序,所以?不同於一般作家對於社會議題著墨的視角觀點,作者淺倉秋成總是在同中求異,點出我們未曾留意的人性小細節,除了對於角色內心世界刻劃的細緻入微,還有在絕望中保留的救贖,《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的犯罪動機或許才是以推理筆法包裝下的真正目的,可以想像情節接續開展伏筆所能帶來的驚喜。

 

 

 

#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

#淺倉秋成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zb1OtI 

 

 

作者:陳鴻仁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06

ISBN:9789864063833

 

 

以十七歲即將升大學的少年孔澤明作為第一人稱視角,故事開場的場景是競爭激烈的醫學系口試會場上,當老教授拋出了「為什麼想當醫生」的問題,孔澤明想起了十三歲那年在東部深山的村子裡,對著沒了呼吸的村長胡亂急救的那個暑假,輻射謠言逐漸凋零的村落、對立紛擾的選舉政策、罹患白血病死去的女孩、妙手回春的醫學博士林P、暗戀的美麗溫柔女老師,交織出充斥著政治、謊言、慾望與權力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現實世界不是象牙塔,它,離奇的超過想像。

 

成長痛或稱生長痛,大多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時期,醫學界普遍認為可能與肌肉過度使用、對疼痛較敏感這兩者較有關係,但是孩童特有的生理現象若搭上擁有專業醫學背景下的作家陳鴻仁醫師,其象徵意象又有了進一步的想像空間,如同八O年代經典的口香糖廣告台詞,這部作品和同類型的小說相似以幻滅作為成長意義的獲得,然而在青春成長文學常見的母題中《端紫斑蝶的最後夏天》卻又多了那麼點獨有的戲謔荒誕,生老病死是人生最基本的事實,當宗教與醫學相互碰撞,人始終無法擺脫依舊是對於生命終結的恐懼。

 

而不同於一般青少年小說中沉默陰鬱的角色,這本書籍中的主角少年和跟班男孩總是插科打諢、一搭一唱,伶牙俐齒、口無遮攔的行徑不但接地氣營造出不少笑點,也抖出許多不能說的八卦秘密,東部乍看純樸封閉的小村落,神秘醫學博士的來到意外挽救了女老師的生命,豈知在看似神蹟顯現的醫術下,是緊密相連卻又各懷鬼胎的人際,作者以回憶、插敘、拼貼的手法交叉揭露,以黑色幽默呈現出環環相扣的荒謬鬧劇,我們以為的世界原來並非想像中那樣,那些認清的人性,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

 

諷刺的是儘管謊言殘酷、現實難以招架,回歸到生死議題,卻是真實不虛、不得不認清的事實,參觀「生命教育館」必回答的兩個問題:你希望先衰竭的器官是?是否接受侵入性急救措施?無厘頭提問卻也帶出微妙多面向的探討以及省思,關於生命盡頭的選擇題,你想如何死去?又想怎麼活著?當然也包含引發的假民主爭議和反悔疑慮,小說極富戲劇性,說穿了人生何嘗不是?!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TZ9FqA  

 

作者:中山七里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9-12

ISBN:9786263740624

 

看過不少中山七里的作品,在宇宙共享並且角色互相串場的創作特色下,本書幾位重要人物其實都不讓人陌生,然而在作者幾部令人耳熟能詳的系列小說中,「希波克拉底」系列卻是個人初次閱讀,雖然已經是系列第四部,《希波克拉底的悔恨》敘述結構卻是採用同一主題、類似獨立短篇的形式呈現,而且隨著故事推展對於每位登場人物背景都有概略介紹,所以基本上應該是任何讀者都可以輕鬆切入情節、無需擔心連貫問題。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醫學家、被尊稱為西方醫學之父,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至今仍被許多醫師奉為醫學倫理的準則,以此為書名想當然結合了醫療元素,更精準地來說這還是一部以法醫刑偵為主的犯罪懸疑推理系列,說到這個類型的主題不難聯想到風靡全球的電視影集或是中西暢銷的經典文學創作,同樣傾聽死者的聲音、找出藏在屍體上的真相,中山七里的作品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個人以為除了主要角色塑造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作者對於社會議題總是一針見血,帶出許多弱勢族群的悲涼處境,易挑起讀者情緒引起共鳴。

 

本書事件始於電視台網站出現的犯罪預告留言,因為法醫學界權威光崎教授以「世上的問題有九成可以用錢解決」直白批判日本司法解剖問題,犯人威脅將以偽裝成自然死亡的方式殺人,警方與法醫教室必須在有限的經費下判斷非自然死亡的謀殺案件揪出兇手,所以不同於一般犯罪小說都是由血腥怪異的屍體展開,《希波克拉底的悔恨》反其道而行卻是要在看似平常中找出不對勁,透過五則篇章故事—老人衰老離世、移工肝癌病逝、機車自摔事故、孕婦熱傷害死亡與新生兒猝死事件,去辨識死因是否有犯罪疑點。

 

如同一般懸疑推理小說,解決謎團難題固然是閱讀本書的樂趣之一,然而在案件之外中山七里更側重關注的卻是社會性和現實面,點出在日本大環境底下司法解剖所面臨的預算、人力、資源等困境,更巧妙利用事件的時序、環境營造出故事的豐富性,像是情節安排在六七月熱島效應下的城市以增加屍體鑑識的難度,還有揭露日本社會看似和諧表面下卻存在的嚴重排外與種族歧視問題,「希波克拉底」系列以金錢挑起戰爭看似庸俗卻也理性道出血淋淋的現實,不過也還好這本小說是由兩個有趣的人物搭檔調查,曖昧又略帶幽默的互動緩減不少沉重的議題氛圍。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