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  

 

 

 

 

 作者:冶文彪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8-31

           ISBN/ISSN:9789864776801

 

 

 

 

 

 

 

提起永不退燒的類型小說主題莫過於「密碼」莫屬了!從早期丹.布朗結合宗教藝術掀起的熱潮,到近幾年根據我們傳統文化所展現的濃厚中國風,你想像不到的詩歌書畫都可以是隱藏重重玄機的謎題,這類情節迷人之處在於亦真亦假,在史實根據與虛構想像間輔以懸念添枝加葉,透過創作者的構思將歷史的可能性發揮到最大,打造出精彩又燒腦的歷史懸疑小說。

 

本書一開始就擄獲個人好奇的目光,原因在於作為小說發想媒點的「清明上河圖」,想想其他同類型創作線索性物件的規模,這原畫約五米多的長卷在中國甚而世界繪畫史上都可以稱得上是獨一無二,更不用論其精細複雜的程度,再創的難度更高,作者冶文彪卻以文字生動還原了十二世紀北宋首都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樣貌,畫中涉及的眾多人物就在作者的刻劃下活龍活現,多次讓人忍不住跟著閱讀內容按圖索驥找出連結的人事物。

 

而且儘管是分量十足的磚塊書,卻是越讀越有味,亮點在於以時代背景為鋪墊打磨出的各自獨立但又環環相扣的案中案,五個案件帶點聳動獵奇各有其特色,融入不同的詭計與謎團增添不少趣味變化,推理小說中慣用的經典套路因為本土歷史文化而備感新意,光是個「消失」設計就可以千變萬化,當然,不能不提的還有負責解謎的主角偵探群,不侷限單一人物,反而靠著風格迥異、性別互補的四兄妹串起奇案,只能說這一家英雄豪傑形象都相當強烈鮮明,有著讓人一看就忘不了的魅力!

 

從帶有神幻色彩的霧中客船、白衣道士揭開序幕,<八子案>、<香袋案>、<范樓案>、<變身案>與<梅船案>處處可見思想的縝密和埋藏的伏筆,宛如史詩般宏大的結構和敘述更呈現出一幅浩瀚的社會全景,然而在看似祥和平靜表下,這些小人物卻都生活在各自的局中,追溯每個案件的源頭不外乎情感私慾的糾結,讓人不勝唏噓,但意外的是相較於男性角色,本書中那些身處深閨戒律的古代女性卻反倒令人印象更為深刻,在壓抑的社會風氣下展現出堅毅和勇氣。

 

高達六百多頁的篇幅,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結尾的主懸念留白讓人驚呼原來這只是故事的首部曲!然而看完這本小說,相信大多數人會和我一樣無法抗拒入坑。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浪擊而不沉   
  

 

 

 

 

 作者:原田舞葉

     譯者:劉子倩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9-03

           ISBN/ISSN:9789571378985

 

 

 

 

 

 

若要說世界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悲劇天才畫家,非文森.梵谷莫屬了!戲劇性的濃厚色彩總讓大眾連結起瘋子與天才的兩極評價,生前被漠視否定,死後卻不斷地被消費,從作品、電影到歌曲,甚至今年在巴黎拍賣場上據稱自戕使用的手槍,更多的還有對於割耳事件、身亡謎團的好奇,當梵谷變成一門當紅顯學,大家都在談論這位後印象派大師,《浪擊而不沉》大概是截至目前個人接觸過最不一樣的維度探討,鋪展出另一條新路徑引領我們重新走進梵谷的世界。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梵谷,但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日本更為狂熱的了,梵谷對日本人的吸引力當然不外乎起因於自家藝術對其畫風的影響關聯,談到日本最古老傳統的美術形式不能不提「浮世繪」,流行於江戶時代的大眾文化卻掀起十九世紀末西方日本主義風潮,構圖和色調甚至大大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進而為歐洲繪畫帶來突破創新的機緣,著名畫家中最為迷戀的人可以說就是梵谷了,不難理解這本書籍為什麼從「浮世繪」切入,因為作者就是日本人,而且原田舞葉還是畢業於相關科系,曾任職紐約現代美術館的策展人。

 

盧梭的〈夢〉畢卡索的〈格爾尼卡〉以及梵谷的〈星夜〉這些曾經寄放或著現存收藏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名作透過原田舞葉都從一幅幅靜態畫作變成了一則則有生命的故事鑑賞的專業知識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或許不是那麼容易,但是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聽故事,然而閱讀這種形式的藝術小說很容易糾結在這樣的疑慮-什麼是真實?哪些又是虛構的?要說個人就是忍不住事後會去查證對照的讀者,不過從《畫布下的樂園》《黑幕下的格爾尼卡》到《浪擊而不沉》我發現與其追究內容的虛實部分,作者原田舞葉所要傳達並希望讀者接收到的,更重要在於深切感知畫家所處時代的精神,一如看到與看見之間微妙的差別。

 

梵谷和弟弟西奧之間的深厚情感眾所皆知,林忠正是最早在西方經營美術買賣、向歐美各國輸出大量浮世繪版畫的日本人,而畫商夥伴加納重吉則是作家筆下虛構的人物,與其說這一本小說講的是梵谷的故事,個人倒覺得兩組人馬的中心角色都是主線,他們一位被當作是瘋子、另一位則被譴責為賣國賊,彷彿畫作〈星夜〉下堅定燃燒的絲柏,也像出自“Fluctuat nec mergitur”這句拉丁文的本書書名,它是法國首都巴黎的銘言,象徵著這座城市歷經革命、洪水與恐攻始終屹立不搖的存在,也體現出梵谷與林忠正在自身領域曾不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卻依舊展現的韌性,浪擊而不沉。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町火箭  

 

 

 

 

 作者:池井戶潤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9-08-26

           ISBN/ISSN:9789573334750

 

 

 

 

 

 

下町」在日文中泛指庶民所居住富有著濃厚歷史與文化的地區,然而在這樣老街道、舊店面林立的地方,你很難想像能與工程如此浩大、經費那般龐大的「火箭」連結在一起,《下町火箭》訴說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取材自日本工業界的真實人物,描述原本搖搖欲墜面臨倒閉的城鎮小工廠如何圓夢,協助零件研發將火箭送上天的過程。

 

說起作者池井戶潤,日劇迷絕不陌生,最為大眾所熟悉的莫過於引起熱議的《半澤直樹》,但說實話,若以從未閱讀過池井戶潤著作、也鮮少接觸日劇的個人來講,探討勾心鬥角、硝煙不斷的商場戰爭,加上「火箭」-這個對我們一般人而言可能稍嫌專業又遙遠的產業領域,難免讓人興起會不會過於冷硬的疑慮,有趣的是作者接受採訪時曾說過與其作品被視為企業職場文學,更希望讀者以娛樂性小說看待,以挑起快感、感受樂趣的定義而言,要說《下町火箭》確實做到了!

 

從情節來談,深入淺出的帶出了火箭的基本知識和技術細節,更細膩地描繪出日本中小企業在時代壓力下生存的不易,「佃製作所」面臨的困境可謂一波三折,從客戶背離、提告侵權、籌措資金不易到內部反對聲浪,雖屬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舊式主題,讀來卻高潮迭起擁有一股獨特的張力,危機事件營造的成功當然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我以為這本書在虛構中寫出了真實,提高了讀者對於小說的認同感,也拉近了讀者與敘事者之間的距離。

 

如果說情節結構是這部小說的骨架血肉,那麼人物思想絕對是其靈魂所在!「衝突」是讓故事精彩的公認秘訣,但《下町火箭》的特別在於是由外而內、再內而外,從與環境、人際、自我的轉折,再反之沉澱、調整和同化的過程,當傳統與創新產生衝撞、當堅持與利益有所牴觸,如書中角色所言:它讓我們看到了某種閃亮的東西-「尊嚴」的價值與「夢想」的力量!除了職人精神的體現,一生懸命的動容,更多的是挑起每個人的記憶、回想起過往。

 

小時候別人總問著:你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而現在呢?是依舊倔強的堅持著自己的道路,或者早與這個世界妥協?《下町火箭》讀得人湧起熱血,但書闔上了,情緒才正要開始!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妖怪客棧1  

 

 

 

 

 

 作者:楊翠

        出版社:悅智

   出版日期:2019-09-05

           ISBN/ISSN:9789867018335

 

 

 

 

 

 

 

有看過《尖叫旅社》這部超人氣的動畫電影嗎?這間特殊的五星級旅館可是只有怪物能進駐,有著吸血鬼、科學怪人、木乃伊、狼人等許多西洋經典角色,《妖怪客棧1:姑獲鳥的紛爭》的整體設定與立意讓人直接聯想起這部動畫,不同的是一翻開書籍就可以感受到的濃厚東方色彩,從充滿中國古風的客棧到集結了上古典籍中的神人異獸,想想東方版的怪獸聯盟,不論是故事舞台或登場人物都瞬間吸引住讀者的目光。

 

要說每個人對於小說類型的愛好喜惡不盡相同,但好像沒有人不喜歡奇幻故事,童年的新奇體驗與思想衝擊理所當然,成年後某種程度倒成了暫時脫離現實、滿足內心渴求的撫慰,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曾幾何時中國神話傳說都成了西方魔法世界?!有感於此,近幾年努力致力於本土奇幻文藝復興的創作者不少,在這一波熱潮中《山海經》堪稱是個人印象中最常被引用改編的題材,妖怪客棧系列首發就出現了不少這部被魯迅定位為「古之巫書」的超級角色。

 

從書名的姑獲鳥說起,大部分人頓時浮現腦海的畫面應該都是日本都市怪談中的駭人形象,再想想書中出現的蜘蛛精、山羊妖、貓妖等,好吧!我的直覺聯想是覬覦唐僧肉的蜘蛛精和魅惑君王的九尾狐,最後說到螭吻這多數人不太熟悉的神獸,也是龍身鯉魚尾的模樣,在我們長大“聽說”的過程,這妖精修煉千年化作人形、還有著法術,接下來好像總是朝著不會有什麼好事發展,然而就像人有好壞,妖怪也有強弱善惡之分,《妖怪客棧1:姑獲鳥的紛爭》裡的妖怪性格百百款、遇上的麻煩事也不少,簡直和人類沒有兩樣。

 

保護弱小的妖怪房客,是妖怪客棧的傳統,然而新任房東卻是個年僅十歲又沒有半點法力的膽怯男孩,當人類小老闆碰到妖怪房客,人與妖激起的火花可想而知,如何讓眾妖怪信服、自己是否有能力保護的了這間客棧?!這本小說藉由事件歷練帶出自我質疑、面對困境、責任承擔等議題,所以看頭除了各式新奇有趣的妖怪,就是設立於客棧內仲介公司五花八門的業務服務,當保母、解決霸凌、甚至連綁架疑雲、偷竊案件都來了,結合日本便利屋又像偵探事務所的概念,加上既吵鬧又熱鬧的氛圍,樂趣滿點!然而近來神秘的姑獲鳥家族惹出的風波似乎不平靜,偷人類孩子?惡煞找碴?奴役小妖怪?這戛然而止的試閱章節不得不說還真是挑逗人心。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洛特的研究  

 

 

 

 

 

 作者:布瑞塔妮‧卡瓦拉羅

     譯者:蘇雅薇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9-08-29

           ISBN/ISSN:9789862357750

 

 

 

 

 

我想對這本書第一眼就產生興趣的讀者,有絕大多數是衝著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名號百餘年來從文字到影像對於這位享譽盛名的經典大偵探的各種改編從未少過,這一本小說的特色就在於把柯南.道爾筆下最著名的虛構角色現實化,你怎麼能想像福爾摩斯、華生醫師、莫里亞提教授都曾經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現在還有後代?這大概就像是隨著年紀增長對聖誕老人的幻想破滅後,又有人告訴你這個美麗傳說的確是真的一樣令人雀躍吧!

 

作者布瑞塔妮卡瓦拉羅不愧是忠實的福爾摩斯迷,將個人的研究與熱情都傾注其中,保持完整角色性格的原汁原味,甚至融入了部分經典事件情節,對於老派的讀者來說閱讀上多了份熟悉與趣味,而以從未接觸過福爾摩斯的新世代讀者來講,則不啻為另一種淺明的認識開始,《福爾摩斯家族:夏洛特的研究》秉持原著骨架精髓,並掌握青少年喜歡的元素有著YA小說常見的吸睛特點,隨著時代刷新也賦予了書籍更多的新鮮元素。

 

從背景環境到人物塑造開始,我們熟知的英國倫敦貝克街寓所成了美國康乃狄克州寄宿學校,兩大家族的曾曾曾孫因為各自的原因離家轉學到這裡而有了交會,校園的生活場景加上十幾歲青少年的視角,這本書中的主角們因為背負盛名比他人可能面臨成長過程中更多的人生課題,包括家庭親情、人際關係與自我定位,甚而情節中不乏毒癮、性侵等黑暗面描寫,因為內心情感所發生的衝突與徬徨讓心靈處於危險的邊緣,進而也帶出反叛宿命的省思。

 

當然維持傳統福爾摩斯和華生出現,就一定會有事件發生的原則,她與他也不例外,「她」!沒錯,福爾摩斯的後代被設定為女性角色了,儘管孤僻自負、聰明才智與曾曾曾祖父如出一轍,但一般內容這麼性別搭配就很容易流於既定走向,不甚習慣《福爾摩斯家族:夏洛特的研究》男女主角從曖昧逐漸往浪漫關係靠攏,不過看到小說將《花斑帶探案》、《藍寶石探案》以及《臨終的偵探》等經典故事謎團以另類模仿犯的手法再現實在新奇,書末尾聲的修正紀錄更帶來不少笑意和期待,看來這兩人的精采冒險還有得瞧呢!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作者:中山七里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8-06

           ISBN/ISSN:9789571378244

 

 

 

 

 

 

 

被害者的四肢就這麼遭綑綁、嘴巴被塞住,於無法求救的情形下活活被餓死,全身萎縮、腹部膨脹,屍體驚悚的模樣像極了佛教六道輪迴裡的餓鬼形象,沒有比這更殘虐的殺人方式了,在絕望與恐懼的折磨下慢慢死去!絕大多數的命案都有犯罪動機,問題是兩名死者於職場、家庭或人際皆是良善公正、風評極佳的人物,兇手到底有什麼目的?連環凶殺案會不會有下一位受害者?

 

要說作者中山七里絕對是犯罪推理小說界的箇中翹楚,如果你見識過他的作品,《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以駭人聽聞的命案揭開序幕,一開始就將懸疑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拋出誘餌、埋下伏筆,擄獲眾人目光!精采不是僅限於小說開頭的曇花一現,從篇章名稱的意涵、敘述手法的轉換到結構佈局的處理都可以說盡是巧思,以刻板印象佈下計謀所帶來的震撼發人省思,你以為好人壞人怎麼判定?好或壞的定義又在哪裡?

 

滿足了形式上的閱讀體驗,當然這本創作不是僅停留在巧思與技巧層次如此而已,中山七里向來對敏感爭議的社會時事議題有相當真知灼見的探討,這本書的時空背景就設置在2015年的仙台市-日本東北地方政治和經濟最大的中心城市,宮城縣卻也是311大地震距離震央最近、也是受災最嚴重的一個縣,歷經天搖地動、海嘯席捲的大浩劫,社會福利制度百廢俱興後,因為財政負擔、體制陋習更凸顯出現況問題,生命悲歌一而再、再而三在社會角落重複上演。

 

提及日本的經濟概況與社會福利,大概很難想像居然會有人會活活被餓死,然而這卻曾是真實發生過的新聞事件,因為貧富差距與高齡化,依賴政府救濟(生活保護)的人數不斷成長,誰才是真正需要保護的人?小說從天災的無可避免帶到了人為的制度缺失,在看似光鮮的背後,卻是充滿絕望和黑暗的無聲吶喊,本書血淋淋揭露了從貧困者到更生人隱晦不語的現實議題,深刻反映出那些底層人民為求生存的悲哀。

 

「法律和扭曲的信條保護了不值得保護的人,卻對非保護不可的人視而不見。」

 

千瘡百孔的社會政策、專斷僵化的官僚制度,甚而社會既有的有色標籤及有意無意的挫折傷害,人性從偽善到真惡也許只有一步之遙一念之間,在沉痛控訴、大聲呼籲底下,我們更期盼的何嘗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主動與被動間賦予的反轉力量!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陸天遙事件簿2  

 

 

 

 

 作者:尾巴

        出版社:平裝本

   出版日期:2019-08-12

           ISBN/ISSN:9789869790642

 

 

 

 

 

 

 

 

提到「圖書館」,你的印象是什麼?這些年來世界各地早已打破傳統概念、吹起顛覆風潮,從最美、最舒適到最有特色等,最不像圖書館的圖書館紛紛展現各式新形態的樣貌,這套系列作品裡也有一間與現實世界不遑多讓的圖書館,如果要給它個封號,可說堪稱是-最驚悚的圖書館!適逢農曆七月讀來總有種頭皮發麻、不寒而慄的感覺,參雜些許靈異元素,更令人坐立難安的是大膽挑戰你我不願直視的殘酷人世。

 

翻開書頁一開始就為舞台場景投下震撼彈,讓人錯愕的倒也不是那西洋風格卻又不失東方色彩的醒目建築,這間圖書館竟是死者前往另一個世界前的過渡站,偌大空間裡有著彷若閻羅王生死簿般成千上萬寫著人名的書籍,而且就像腥羶色的重口味新聞總是刺激著收視率、點閱率,主角越是淒慘、故事越是血腥,大排長龍預約的人潮可就越是看不到盡頭,諷刺的是我們手上拿的這兩本作品就是那些嗜讀故事的怪物搶著借閱的夢幻逸品!

 

小說以事件簿的方式獨立呈現,但其中的人物或情節仍暗藏部分伏筆相互呼應,《消失的那一天》用媽媽被「鬼」殺死的往事揭開序幕、《沒有名字的故事》則是緩緩道出母弒子的人倫悲劇,兩者故事調性讓人想起了成人版格林童話的血腥、情色、暴力,家庭關係為主軸的述寫下更顯得醜陋殘酷又哀傷,但有意思的是架構在相關人物所呈現出的不同視角,個人相信的事實與事件本質的真假之間,因為各自表述反倒讓真相多了曖昧不明、留下懸念空間。

 

挾持在以愛為名的私心慾望下所衍生出的故事,可不只是發生在那些訴說的人的身上,還包括擔任圖書館管理員、事件紀錄者的主角兄弟,黑白形象的塑造之分、失憶梗的巧思布局,我們就像不斷尋覓丟失回憶碎片的焦急讀者被巨大謎團環繞,當貫穿全系列的終極大魔王終於隱隱若現,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曉!這第三集的一併解答想必又是另一段更折磨人心的人生故事了。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邊境  

 

 

 

 

 作者:郭瀞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07-31

           ISBN/ISSN:9789575034511

 

 

 

 

 

 

 

 

想像一下當戲劇開演布幕緩緩升起就是主角快掛了的場面這本小說的開頭楔子就是這樣二十六歲的明星演員宋宥安車禍陷入重度昏迷!主角都快死了,還有什麼看頭?錯了,這個故事才正要開始進入真正精采的部分,他必須在守護者的協助下進行遊戲回到生命中某個片段,甦醒或腦死?取決於是否能在三道關卡中重新做出正確的選擇,在緊迫的時間內為自己危在旦夕的生命爭取一線生機。

 

闖關遊戲?聽起來像是電玩的情節,虛擬世界迷人不是沒有原因的,每個人或多或少應該都這麼希冀過-如果失誤,人生也可以存檔重來?不少文學或戲劇就曾運用過這樣的概念主題創造出頗發人省思的作品,有趣的是多數是如同蝴蝶效應般走悲觀的命運既定論,原因就在於它打破幻想更符合真實!流逝的過往不會改變,但是那些遺憾和錯誤可以成為我們面對未來的養分。

 

如同書名這本書籍闖關的模式不是時空穿越、而是記憶回顧,說它是少年版的「與神同行」也不為過,河川、火林與烏雲光就是故事中三位守護者的名字,除了賦予迥異的形象性格呼應情節推動增添共鳴,更妙的是將事件與自然動態景緻的托喻結合,水可柔亦可剛、大火燒毀一切卻也帶來新生、烏雲的邊緣總閃爍著微光,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環境因素,卻可以從改變自己面對事情的態度開始!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會那個最脆弱最黑暗的「伏地魔」,人生是是非題、選擇題或是填充題也罷,我們習慣每個難題都有標準答案,卻忘了所有事物都有不同的觀照角度,《記憶邊境:河川、火林、烏雲光》抓住青少年語言吸納了不少我們熟悉的流行元素,藉由主角的記憶片段圍繞在人性(友誼、親情、愛情、個人選擇和人生困境)展開,包裹在高潮迭起的奇幻冒險以及晦暗低潮的人生際遇後頭,是一部會讓人不斷地反思自我、梳理內心的故事。

 

 

新書對談講座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