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手愛上你  

 

 

 

 

 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

                         譯者:劉韻韶

        出版社:天培出版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ISSN:9789866385841

 

 

 

 

 

 

《死亡之手愛上你》是瑪格麗特愛特伍在台出版少數的短篇小說集,而且距離二○○六年這位加拿大國寶級女作家前一本短篇創作已經近十年,愛特伍從小就喜歡讀神話故事和童話,所以作品有不少都是從中獲取靈感,像本書有幾篇創作就融入了那樣的色彩,故事有虛擬小說與真實生活的分別,添加神話、奇幻或科幻元素似乎就能與現實產生安全分際,然而有更多時候,這些小說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相互補述。

 

原文書名《STONE MATTRESS: NINE TALES》出自於九則短篇故事之一的<石墊>,極少數人能看見的神奇地質景觀-疊層石,而這樣的罕見化石卻也被故事裡的女主角當成了殺人武器,維基百科對此生物沉積型態的解釋為「從某一點或有限的表面開始增生並聚集石化,形成逐漸增大的沉澱物生成構造從某一點或有限的表面開始增生”的定義象徵巧妙反映出全書的中心主題,其一是時間的漫長必須其二為問題的癥結源頭,表現在作品則是歲月、則為仇恨。

 

書裡有多數篇章的主角都是年邁的長者,透過故事的回顧過往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瞥見事件的起因與結果,試想我們對「老」的刻板印象多半存有負面的意識形態,然而愛特伍筆下的老人卻有不少是顛覆普遍想像的,面對生命階段不同的情感缺憾,他們用各自的方式傳達了心底的騷動痛楚,轉而也強化了破壞的正當性,就像故事敘述中所言肉身儘管已然生鏽、嘎嘎作響,卻仍舊被禁錮在復仇心重又獸性的物質結構裡。

 

於是,謀殺有了不同的姿態與樣貌。<艾芬蘭>、<歸人>與<黑髮女士>宛如羅生門的三篇連作裡,文字創作成了可以躲藏的回憶宮殿、也是怨忿難消的懲戒牢籠,<我夢見秦妮雅長了鮮亮的紅牙>中可得小心那死去的鬼魂附身在寵物犬體內,冷不防咬了你一口,〈死亡之手愛上你〉則有只從燃燒殘骸中爬出仍堅持不懈朝向你的手,這些-都只因那已隨消逝時間褪入記憶夾縫的憤怒,時而孤傲優雅、時而毛骨悚然。

 

然而面對人生曾經的傷害、暴力和絕望,包裹在復仇利器底下的目的,其實更多的何嘗不是能對過往的做個了斷!關於生命與創傷,《死亡之手愛上你》恐怖的氛圍裡蘊含著哀悼的感傷,相較起瑪格麗特.愛特伍的長篇作品,第一次閱讀其短篇創作個人感覺更為驚豔,耐人尋味的故事、犀利辛辣的指涉與深切人性的嘲諷,顛簸苦澀中卻又不失狡黠俏皮的趣味。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皇后  

 

 

 

 作者:維多利亞‧愛芙雅

                         譯者:翁雅如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6-03-28

        ISBN/ISSN:9789573332220

 

 

 

 

 

沒看過漫畫,不免對近期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產生疑慮,為什麼兩大超級英雄要對戰?醒目的標題寫著「超人是正義?還是邪惡?」,超人對腐敗政府的言聽計從,雕像被群眾漆上了紅色「偽神」的字樣,甚至影片裡的大反叛都認為其能力太強大會反過來危害地球,也要說:「魔鬼並非來自我們腳下的地獄,他們來自天上。」而這其中兩個主要因素剛好與《紅皇后》提出的議題雷同,其一超人類對自身力量的毫不節制,其二絕對的權力讓人絕對的腐敗。

 

《紅皇后》裡的社會階層依血液顏色劃分,銀血人擁有超能力而被賦予了權力與支配的地位,下層的紅血人因為不具力量則飽受貧困飢餓等生活困境,戰役頻繁的煙硝塵土中不是被徵召入伍就是勞役的壓迫,在這個時代之前關於住在天上的天使與諸神是用善良與愛統治地球的,而在本書的世界裡還是有近乎神祇的統治者,只是他們現在從星星走下來了,但善良,已不復存在《紅皇后》是近幾年最受歡迎的反烏托青少年文學類型,比較有趣的是反抗專制政權的主題又結合了超能力,世人對於超自然力量的矛盾讓神人、超人從救世主變成了恐懼的總和,看似穩定的制度卻成了自由的鉗制

 

一般反烏托邦的情節概念架構在質疑和批判的立場上多少帶點嚴肅的省思探討而《紅皇后》在種族歧視與殖民主義的權力框架下還能加上奇幻元素的設定也讓整體變得更為動態多樣化,就像X戰警裡擁有特異功能的變種人一樣,每個銀血人也都有著各自的特殊能力,像是能控制思緒的悄語者、彷彿行動炸彈的爆破人、召喚生物的動物師、操縱金屬的磁能者等,在能力與力量至上的觀念下,眼花撩亂的異能展現除了令人新奇,也讓不少戰鬥場面更為繽紛華麗充滿爆發力,像是故事裡有段敘述宛如競技場的立后大會就讓人大呼過癮,這可才是貨真價實的“決戰王妃

 

而《紅皇后》精采的地方也在於提供變數與鋪陳伏筆,讓小說更為曲折緊湊難以預測,像是身為女主角的梅兒竟意外施展出紅血人不應該擁有的超能力還有貫穿全書主軸的「背叛」意念,從反抗軍的崛起對立、宮鬥的妒忌心機到權力的陰謀爭奪,作者扣緊了「每個人都可能背叛其他人」的面具下的複雜人心,是盟友?是敵人?讀者可能從一開始的自信滿滿到逐漸掉入謊言陷阱,巧妙的“紅鯡魚”不僅使得故事多了戲劇性的轉折,也帶動出更詭譎危險的劇情推進,光看全書最末句的「我會殺了他。」你就可以預期續集應該會持續令人屏息以待,就像《鏡中奇緣》「紅皇后假說」裡道出的生存競爭法則,閃電女孩變身紅皇后的這場戰役,還有得瞧。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靈守護之地  

 

 

 

                         作者:凌徹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6-03-23

        ISBN/ISSN:9789868995482

 

 

 

 

 

 

 

由重複夢境的殺人事件,“她”帶出了第一條主線的要旨「人類的記憶與性格是否能透過器官移植轉移到另一個人的身上?」而藉由獨居者不斷地失蹤案件,“他”帶出了第二條主線的質疑「火星移民計畫是否成真,那些人離開地球,就此消失?」最後“偵探”出場展開調查,透過謎團的設計、伏線的鋪排,兩條故事情節自此巧妙匯合,揭示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真相。

 

以推理小說常見的謀殺與失蹤作為驅動故事的力量,《聖靈守護之地》一開始就以犯罪事件點出讀者最關切的情節,然而有趣的是案件並不驚天動地、不樸朔迷離卻有著舉足輕重的關係,就像是導出主題的引子、勾勒外在的輪廓,這樣的鋪陳雖然達成引人注目的目的,但更重要在於藉此串連起全書諸多角色的人際關係,欲傳達的主旨意象反而隱藏在層層包裹的機關與線索裡,透過抽絲剝繭的推理敘事過程擷取、拼湊出更完整離奇的謎底,所以整體閱讀起來有種從霧裡看花到撥雲見日的層次感。

 

比較有意思的是書裡兩個設定都是基於現實信息所發想的素材,其一是在很多創作主題可以看見的器官移植與意識轉移的關聯性,就像故事裡以電影《靈魂的重量》和道家典籍《列子》扁鵲捩心的故事為例,隨著移植手術的日益普及,我們不乏在過往新聞裡看到許多醫學或科學無法解釋的實際經歷,其二則為不再只是科幻小說題材的火星移民計畫,荷蘭私人企業「火星一號」(Mars One)在二O一三年真實推出的驚人活動,掀起的熱潮吸引全球數萬人報名。

 

雖然前者論點尚存無法驗證的疑慮,而後者招募傳出疑為商業騙局,但結合兩個在現實生活頗具爭議與懸念的未解謎團,卻以此為根基延伸出更奇想、始料未及的發展,呼應書名「聖靈守護之地」提出假設,如果人的靈魂真的寄宿在心臟裡,那麼那些擁有善良心臟與靈魂的正向能量,是否能影響淨化周遭的罪惡?然而個人以為在這樣看似宏大良善的立意下,卻有種讓人無法言喻的毛骨悚然,又不免令人有本末倒置的質疑,與其從結果想方設法,為何不從事件源頭解決起?何以數以萬計的人們願意捨棄現有生活,輕易投入有去無回的移民外星球計畫裡?所謂人心的善惡標準又該如何評斷?…

 

最後結尾淪為口述解謎,以推理小說的觀點來看總帶有些許遺憾,但卻也保留了更多留白想像的空間,《聖靈守護之地》取材於現實生活不只挑戰醫學與科技最引人好奇的題材,也點出了不少社會關懷的層面,驚悚又精彩的大膽情節讓這本小說成為發人省思的獨特作品。

 

 

 ☆作家生活誌書評網址     http://www.showwe.tw/books/comment.aspx?c=533

         東華大學海報  新北市圖海報  

 

「靈魂的所在-談推理小說中的特殊規則」系列講座,歡迎免費入場參加!

2016/3/21(一)13:00國立東華大學閱讀書寫工作室

                     (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號理工二館C405)

2016/3/27(日)11:00新北市立圖書總館

                     (新北市板橋區貴興路139號1樓活動推廣區)

2016/5/21(六)14:00金車文藝中心推理講堂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暗夜裡的泳者  

 

 

 

 

作者:約金‧桑德

                         譯者:朱浩一

        出版社:愛米粒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ISSN:9789869239769

 

 

 

 

 

 

《暗夜裡的泳者》以一九八O年在敘利亞大馬士革發生的汽車炸彈事件作為開啟,不具名的美國中情局探員講述起自己的過往故事,三十年後,歐洲議會助理克拉拉因為意外擁有一台藏有機密文件的筆電而成了被獵殺的對象,無法破解密碼的她不懂究竟被捲入什麼樣的可怕麻煩中?還有那些黑衣人到底是誰?所有各自發展的情節都匯聚在那場暴風雨的平安夜前後,交織著過去與現在、秘密與謊言、不堪與真相。

 

雖然是瑞典作家約金桑德初試啼聲的小說作品,但或許是經歷,律師、受聘於歐盟,還曾居住比利時、美國和中東等地,可以看出作者對於各地國際局勢的發展沿革相當熟稔,歷史、政治、外交,也不乏戰爭與黑幕,是的!《暗夜裡的泳者》是諜報小說,然而卻寫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它不冷硬、也不會太動作,個人覺得敘述手法的運用與作品風格的掌握帶出了不少亮點。

 

書籍以時間和地點作為章節轉換的區隔:時序穿梭來回在過去與現在的三十年間、地點則遍及全球各地,加上至少五個以上的人物視角轉換,看似龐大的角色陣容與零星的片段情節剛閱讀或許覺得混亂,但每條故事線卻也展現了各自的精彩與力道,且成功營造出小說初期的懸念與期待感,隨著章節的交織逐漸顯現其事件之間的關聯性,也細火慢燉出了驚心動魄的真相高潮!有趣的是書名為《暗夜裡的泳者》,「泳者」卻非推動情節開展的主要角色,然而以第一人稱“我”緩緩道出過往的回憶與經歷、若意識流的述說呈現,不僅是小說中最為特別、啟人疑竇的部份,也透過了歷史追溯完整表達出全書的意念。

 

如果撇開那些追逐戲碼的激烈與節奏,書裡欲點出的反思主旨其實挺嚴肅的,涉及了國家機密、反恐戰爭與醜聞陰謀,藉由故事中論及的政策反轉、戰爭私有化與所謂的“進階”審訊手法等問題來帶出,小說裡甚至有不少陳述都是依據實際發生過的真實去改編的,讀完你會對書籍扉頁所揭示的語句「舉目所及,古帝國的瘋狂依舊留存至今。」頗有感觸,為了國家安全,所以任何手段都被容許?有時我們是否忽略了事件本質,只看見自己的立場?遊走在律法與道德灰色地帶的議題令人爭議與糾葛,對比書中被掩蓋的不堪、被犧牲的親情顯得分外哀傷,最終作者也只能留下那些尚未解決的難題讓讀者繼續去思考。

 

 

相關系列作品

《暗夜裡的泳者》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13981234

《背叛的幽靈》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17205090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禁忌之子  

 

 

 

 

 作者:莎莉.葛琳

                         譯者:祁怡瑋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6-04-02

        ISBN/ISSN:9789862355060

 

 

 

 

 

 

不同於一般小說常見第一稱或第三人稱敘述方法《禁忌之子》首章就採取敘述技巧中難度較高也較為罕見的間接視點「你」予以表現,這種視角之於讀者而言不僅較具有新鮮感,也彷彿化身為書中人物參與了其外在行為與內心世界,而對於本書主角來說,這或許是另類否決逃離“我”的自我保護手段,因為納森拜恩正在籠子裡飽受慘無人道的虐待與折磨,為什麼會像動物般被囚禁在鐵籠裡?為何會淪落到這種地步?獨特的敘述風格、激烈的暴力場景和誘人的懸念提問,不一樣的說故事方式讓《禁忌之子》一開始就顯得趣味盎然

 

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後隨即章節轉換以第一人稱觀點和倒敘寫作追溯事件的由來與發展,於是我們了解這是個巫師與凡人共存的現代化英國社會,然而黑白巫師間卻有著絕對的二分法,在這個世界白巫師以良善正義自居,追捕獵殺著邪惡的黑巫師,主角納森卻因為同類混血(母親為醫術高明的白女巫,父卻為全英有史以來最惡名昭彰的黑巫師)而從八歲生日起就得年年接受編碼考核與議會監控,如果不在十七歲生日前喝下祖先聖血、得到三件聖禮就會死!納森唯一的希望就是逃離囚禁、找到父親和領受聖禮。

 

直白有趣的小標題簡潔明確的段落文字,口語敘述生動活潑中維持著快節奏,另本書雖然充斥著巫師與魔法的事實,有趣的是沒有過多深入描述的使用敘述,即便如此《禁忌之子》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帶出了該有的想像魅力,你不用擔心是否有太多其他奇幻作品的影子,獵巫衛、自癒能力和依個人特質所獲取的天賦-偽裝他人、製作藥水、操控天氣與化身動物等,喜愛這類作品的讀者絕對都能沈浸其中,然而首部曲的情節不偏重在華麗的炫技魔法,扣人心弦的亮點更在於人物刻畫與內心轉折的耐人尋味。

 

如同作者在書籍扉頁開門見山寫下的語句「事無好壞,分別只在於人心。」-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這是推動故事成形的關鍵元素,也是貫穿全書的中心主旨,由此構思概念可以反思到兩個問題點,其一:主角從小到大的成長與求學歷程,不能看到飽受週遭的異樣眼光與霸凌行為,這不經讓人想起世人努力打破至今仍或多或少存在世界角落的種族階層或性別歧視等議題,我們可以因為出身或外表就決定一個人的善惡嗎?其二:先天本性與後天養成的疑慮,白巫師認為自己是善良、是好的,黑巫師就是邪惡、是壞的,所以不問是非滅絕所有非同類者,會不會造成部分假借正義之名行暴力之實?而身為黑巫師者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命運,但選擇心性的自由意志呢?!

 

從《禁忌之子》首部曲的整體情節來看關於背景信息與人物疑點仍有諸多尚未揭露,加上魔法的元素和善惡的議題,保留伏筆空間、不明確的灰色地帶反而讓續集發展更顯得變幻莫測

 

 

相關系列作品

 

《禁忌之子》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13850680

《禁忌之子3:守望》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15426096

試讀本開箱照片  "禁忌"書名加上密碼鎖相當富含意象又具有創意的試讀本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吠  

 

 

 

       

       作者:羅麗.摩爾

                         譯者:林熙強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26

        ISBN/ISSN:9789864060429

 

 

 

 

 

以村上春樹寫作啟蒙導師瑞蒙.卡佛與加拿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引出羅麗.摩爾這位國內尚還陌生的女作家,或許部分讀者就可以大致推論出《吠》的寫作風格,精確洗鍊的短篇體裁、平淡真實的日常生活和幽默嚴肅共存的文學深度,收錄的八篇故事不同主題卻巧妙地匯集在本書,把身邊毫不起眼卻騷動壓抑的生命透過「吠」這個字眼淋漓盡致展現。

 

《吠》書名並非來自篇章名稱,而是取自其中某段章節段落「bark up the wrong tree」的英語bark up the wrong tree俚語,以獵犬失誤找錯了樹、以為樹上有獵物而狂吠,比擬人生也可能入錯了行、找錯了人或走錯了路,中文書封上有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與之相輝映,你可能是那男人、可能是那女人,更可能是那緊握抑制在胸前的獵犬,隱忍靜默的不動聲色裡隨時得提防的是冷不防的“發作”,讀《吠》就像煮蛙實驗的漸熱效應一樣,請小心反撲的後勁張力,癥結更在於那陣陣低鳴嘶吼下訴說出的肢體語言。  

 

就像瑞蒙.卡佛曾說過:「對大多數人而言,人生不是什麼冒險,而是一股莫之能禦的洪流。」羅麗.摩爾呈現的生活意義也不是層層疊疊的歡樂,而僅是期盼更少苦痛的生命,所以儘管是平凡無奇的日常瑣事,講述的仍舊是那些在人際關係裡拉扯深陷的疏離與創傷,八則短篇講婚姻、老年、死亡、戰爭和諸多未兌現的希望,部分玩弄文字的雙關語和引用本地文化的人事物雖然難免造成理解障礙,但文字樸實、節奏不快中有一種細火慢敦的韻味,有趣的還有那置入的古怪荒謬與揶揄嘲諷。

 

不知是否為刻意或者無心,書中八則篇章的編列安排讓人頗感欣慰,起於〈放下〉的執著與不甘、終於〈謝謝妳邀請我〉的歡慶與微笑,只有傻瓜才會相信圓滿結局,但不冒著失去平衡、墜落深淵的風險,怎麼留給生命一條出路?!生命說來沉重怪誕,卻也微不足道,《吠》幽微曲折的象徵手法裡不乏犀利的見解與巧喻,那些看似無病呻吟或裝腔作勢或咆哮怒吼的低鳴卻盡是觸動人心的深刻語彙,吠出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態。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神的載體  

 

 

 

 

        者:游善鈞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6-01-27

        ISBN/ISSN:9789868951655

 

 

 

 

 

 

 

先從事件談起,相隔十年的兩起相似命案,被剝去全身皮膚的屍體、一旁還有被燒到蜷曲焦黑的人皮,問題是犯案的天才少年早已被逮捕入監,加上當初偵破案件的調查小組陸續有成員慘遭殺害,捉錯了人嗎?有共犯?還是模仿犯?如果單就喜歡懸疑犯罪類型的大方向來看,《神的載體》有獵奇稀罕的犯罪手法、吊足胃口的探案過程和令人心神不寧的氛圍,以這樣的謎團來驅動故事張力、引起讀者動機的確會讓人目不轉睛。

 

然而閱讀本書比較有趣的是一開始還不覺得時代背景有異,直到出現二O三O年和大量的未來科技產物,對!《神的載體》是科幻推理小說。科幻和奇幻同屬於幻想文學,但老實說個人的接受程度是奇幻大於科幻,原因不外乎科幻有時太過冷硬、有距離感,《神的載體》就設定在十四年後的近未來社會,這種不近不遠的曖昧時空反倒讓虛構與現實巧妙結合,營造出宛如置身其中的真實與寫實感,故事舞台不至於太過無法想像、甚至還有著不少你我熟悉的事物,卻又實踐了當前可能還在研發的科技技術,諸如能擷取意識分析的網路交友APP、各式機器人(清潔、性愛、看護或孕母)等,還有因應犯罪偵查所創新的各式軟體都讓傳統的警探辦案過程增添了新奇與趣味。

 

具備了外在形式的魅力,再談本書的內涵和底蘊,你有沒有想過目前備受爭議的正反言論,像是多元成家、核能安全與死刑存廢等問題在未來會是如何的演變,這本科幻推理小說就提及了不少目前當紅的社會議題,最讓人匪夷所思的莫過於因為廢死法案而產生的「人刑」-將人的意識抽離,封存在虛擬空間中的牢房。這樣的概念不僅結合宗教的神話典故,將牢房命名為「伊甸」、關於其中的唯一男性犯嫌稱呼「亞當」,更進而挑起了科技日益進步後人、人工智慧與神之間無可避免的難題探討,人能不能創造出人?少了肉體的人類與擁有意識的機器人究竟何者具備成為人的條件?…

 

根據《聖經創世記》記載夏娃和亞當無視於於上帝的警告,受撒旦(蛇)的哄誘而偷食了知善惡樹所結的果實,因而被逐出伊甸園,小說裡的血腥命案又被稱為「蛇蛻事件」,被剝去人皮的一個個屍體彷彿歷經蛻皮後日益膨脹的慾望,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人性又是什麼?聳動案件、新奇科技的元素下,終究還是難逃古老永恆的課題面對,偷食禁果讓人類擁有了一切智慧,卻也造就了罪惡的開端,情節裡我們不乏看見人心的貪婪、暴力、傲慢,與渴求和脆弱。

 

個人挺喜歡書裡塑造的偵探角色,在未來世界但保有濃厚的本土草根味與關懷正義,雖然對於故事少部分安排仍存有疑慮,像是硬漢警探的情感部分、案件未再多做說明的細節、天才少年最終突如其來的選擇等,但《神的載體》卻還是將科技幻想和邏輯理性乍看相互矛盾牴觸的兩種元素下巧妙融合,徹底展現了科幻推理小說之所以迷人之處。

 

活動海報  

 
 
 
 
 
 
 
 
 
 
 
 
 
 
 
 
 
 
 
 
 
 
 
 
 
 
 
 
 
 
講題:文學跨界相對論--預言純文學與推理小說的未來式
時間:2/19(五)19:00~20:45
地點:世貿一館藍沙龍(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一樓)
主講人:游善鈞(《神的載體》作者)
    平路(名作家,《黑水》作者)
    既晴(推理作家/評論家)
 

※活動全程免費入場,並將送出限量作者簽名贈書

線上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0bDR9JIHCJ

 
游善鈞,曾獲聯合報、時報、教育部等文學獎、優良電影劇本獎等獎項,並推出第一部長篇推理小說《神的載體》的文壇重量級新星。
平路,當代最卓越的名家之一,創作技巧、文字錘鍊、題材縱深皆豐富多元。以震驚台灣社會的「媽媽嘴事件」,書寫出少女佳珍幽秘內心世界的長篇力作《黑水》。
兩位實踐新型態小說的不同世代名家,與台灣推理名作家/評論家既晴,在精彩的三方對談中,介紹分享純文學與推理小說的魅力,以及兩者間「跨界」的嘗試作法、並在融合後,屬於台灣本土小說獨有的文學體裁全新可能。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靈女王2  

 

 

 

        作者:艾瑞卡.喬翰森

        譯者:王心瑩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26

        ISBN/ISSN:9789862136737

 

 

 

 

 

 

閱讀本書你會發現沒有太多前文回顧或預熱情節開頭就是一場以寡擊眾的生死存亡戰役,節奏明快、畫面生動的戰略布局迅速擄獲眾人的目光,讀得讓人好不驚心!因為這場入侵行動,差異懸殊的不只是雙方兵力規模、武器品質,還有那嗜血的貪婪野心,就如同書名「敵軍壓境進逼的浩劫可是具備所有大屠殺的條件!延續首部曲的劇情,十九歲的凱爾希歷經波折雖然成為提靈王國的真命女王,卻也因為違反協議廢止奴隸運送,而引來腥紅女王親自率領的莫梅尼大軍,兩軍交戰的危機之際,凱爾希不僅得面對內憂外患的接踵考驗,和佩戴的兩顆魔法藍寶石逐漸對她產生的改變和影響,還有那不斷出現大渡海時代前的神祕女子過往畫面。

 

危急時刻會展現神祕力量的項鍊不僅關係到凱爾希的身世與提靈的歷史而且還是邪惡的紅女王覬覦已久的寶物,故事因為這兩顆藍寶石加諸的奇幻魔法而增加了更多的懸疑及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提靈女王2:敵軍壓境》藉由此開展的兩條支線情節和其背後隱藏的寓意,先從一顆寶石擁有肉體的力量談起,在首集中我們看見凱爾希對自身樣貌與身材的質疑和自卑,還有帶點任性莽撞的孩子氣性格,到了續集卻有了巨大的轉變!凱爾希不僅因為魔法容貌變美、對性愛的好奇、還因為擁有的力量而變得苛刻殘酷,作者艾瑞卡.喬翰森未曾掩飾這第一女主角的缺陷與脆弱,可是別忘了她只是個十九歲的年輕女孩,在龐大壓力面前也會有不安膽怯,不過藉由其覺察與成長卻也讓人看見性格的愈發強壯。

 

而談到另一顆可以改變時間的寶石就令小說顯得更絕妙無比,在敘事架構上因為新舊時間序交錯,加上是相隔三百年的時空差異,所以可以看到不同風格的背景設置,宛如史詩奇幻與反烏托邦的混搭,感覺有讀一本小說、享受兩種故事的閱讀趣味,其次是彷彿拼圖般逐漸連貫清晰的歷史脈絡,乍看毫無關連的兩條支線情節令人帶著一絲不安與迷惘,卻也經不起誘惑和好奇跟隨著不時拋下的線索沉浸其中,它不但豐富了情節的廣度與厚度,並讓整部小說顯得更為完整有層次,最後當然還有那發人深省的社會問題。

 

三個世紀的遞轉,人性真的改變了嗎?人類到底有沒有成長與學習?藉由新舊時空的對照,我們會發現作者反覆控訴的共通問題,像是階層隔閡-大渡海前以高牆隔開了貧富世界,大渡海後卻依舊有著貴族與教會等自私的吃人惡棍,性別歧視-二十一世紀女人是男性附庸、是生孩子的機器,二十四世紀則有迫害同性戀的殘酷行徑。五百多頁的厚度,它當然有權力鬥爭、神秘魔法和動作冒險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元素,卻也有著相當黑暗與成熟的主題,閱讀提靈女王三部曲到本集,深深覺得這部作品並非一般青少年奇幻作品可以比擬。

 

 

相關系列作品

《提靈女王1:真命女王的崛起》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10248325

《提靈女王2:敵軍壓境》http://jrue.pixnet.net/blog/post/113628701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