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曼莎.格林.伍德洛
譯者:朱崇旻
出版社:奇幻基地
出版日期:2025-05-01
ISBN:9786267436844
曾經被譽為醫學奇蹟的「腦葉切除術」,如今已被視為人類醫學史上最爭議的一頁,《大腦切除師》正是以這項實際存在、甚至曾獲得諾貝爾獎的手術為故事核心,重新揭露醫界曾經發生過的倫理崩壞,小說中所涉及的角色,如發明「碎冰錐」簡易版腦葉切除術的醫師、甘迺迪家族的精神病史、精神醫學界的時代背景,皆有其歷史依據,使得作品在閱讀過程中充滿一種令人不安的真實感,這不是虛構世界的驚悚遊戲,而是曾真實存在於人類社會中,且造成無數受害者的醫療「進步」。
書中並未單純重現史實,而是從一個更深層的視角出發,探討了那些以良善之名出發、最終卻導致悲劇的過程,副院長盧絲與醫師丈夫羅伯特原本懷抱改革精神醫療體制的理想,試圖透過腦部手術改善病患的病況,解除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歧視與恐懼,但隨著手術廣泛推行,結果並非如預期那般美好,病患失去情緒、人格與思考能力,雖然變得「安靜」,卻也形同植物人,小說巧妙描繪了羅伯特逐漸被醫學成就與名聲吞噬的過程,當初拯救人的初衷,被自我膨脹與權威地位取而代之,以科學進步之名所行之事,若缺乏謙卑與倫理反思,就可能淪為冷酷的實驗與迫害,小說便是以此為題,層層剝開那些「理性」面具下的瘋狂與偏執,讓人不寒而慄。
作為小說的另一亮點,書中不僅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更是透過兩位女性角色──盧絲與瑪格麗特──的視角來推進情節,盧絲身為精神病院副院長,是罕見在男性醫學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性,她面對的不只是道德難題,還有性別權力結構的壓迫與孤立,而瑪格麗特則代表了另一種被沉默的聲音,她是一位年輕家庭主婦,飽受產後憂鬱折磨,對於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妻子與母親,深陷無力與自責之中,盧絲與瑪格麗特的視角互為映照,一位身在體制中苦苦掙扎,一位則在體制外尋求理解,兩人皆為那個時代被邊緣化的女性發聲,也讓這部作品在人性描寫上更為立體與深刻。
《大腦切除師》將懸疑與歷史相結合,揉合真實案件與小說張力,在描寫人性糾結與醫學暴力的同時,也創造出具有高度可讀性的劇情節奏,讀者不僅能從中瞭解腦葉切除術的誕生與興衰,更被迫與角色一同面對那個對精神疾病充滿恐懼與偏見的年代,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治癒」?誰有資格替他人做出人生終極的決定?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訴說的不只是歷史,更是人類如何面對恐懼、選擇、與悔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