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CcebDK  

 

 

作者:琳達.洛麗奇

譯者:林小綠

出版社:春光

出版日期:2023-04-01

ISBN:9786267282045

 

 

《長頸鹿男孩》是一部以1938年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小說,述說兩隻在海上颶風中倖存下來的長頸鹿,從紐約運送到聖地亞哥動物園新家為期十二天的故事,藉由一位百歲人瑞逝去前的回憶文字,道出了那段在歷經天災浩劫、經濟恐慌、戰爭威脅的年代,暫時沖淡生命抑鬱所帶來振奮人心的力量,作者琳達.洛麗奇以聖地牙哥動物園一份泛黃的新聞剪報為發想,帶領我們見證了這段充滿驚險又有趣的冒險旅程。

 

在那個大多數人從未親眼見過長頸鹿的時代,這對珍奇異獸被視為來自伊甸園的偉大生物,要知道在動物運輸業尚未健全的二十世紀初,如此偌大的龐然大物要透過陸運方式,從海岸這一頭到另一頭跨越整個美國進行長途遠征,那該是多麼艱困的挑戰!身高腿長的牠可是纖細脆弱,何況還有一隻在颶風中受了傷,跟時間賽跑的旅程中,透過生動鮮活的描繪,作者為我們構築出一幅幅嘖嘖稱奇的場景畫面,這一路可不是恆常平坦寛敞,想像一下大型的搬運車爬上了狹小的山路,經過低矮隧道、恐怖髮夾彎、高聳懸崖,還歷經了水災、爆胎、巨熊等危險,精彩曲折的程度好不令人熱血沸騰!

 

這一部小說也不單純是以描述動物為主的書籍而已,情節之所以動人更在於人與動物之間互動的真摯情誼,故事中三位主要人物歷經黑色風暴嚮往應許之地的孤兒男孩、脾氣暴躁但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老動物管理員以及懷抱夢想充滿熱情活力的紅髮女孩,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秘密抑或是苦楚,卻因為這對神奇純真的生物而重拾人生的希望和勇氣,讓人動容的還有旅途中不分種族階級遞出善意協助的人們,當然也不乏被私心、貪念和欲望扭曲心靈的不肖份子。

 

小說中提及不斷消逝的長頸鹿不是危言聳聽,科學家預警因人類活動導致的第六次滅絕已是現在進行式,許多生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逝中,而這也是作者書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別忘了人與動物之間強大而美麗的樞紐關係、特殊情感,《長頸鹿男孩》是動物小說、公路文學也是成長愛情故事,是一部些許感傷又撫慰人心的作品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NpG8xi  

 

作者:李同建

譯者:李禎妮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3-03-14

ISBN:9786263561892

 

 

故事以綁架案作為序幕開啟,在瀰漫血腥味與散落醫療用具的廁所裡頭,名叫李英煥的男子聲稱擁有拯救人類脫離疾病和殘疾的能力已經治癒兩名身心障礙者的殘疾,就在大眾嗤之以鼻認為是罹患精神病的騙子後,種種事實皆顯示他真的有治百病的能力,只不過為了發現能救人的醫療技術,他在人體實驗中殺害了二百二十三人,而那些被害者都呈現出只有在B級恐怖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殘忍死狀。

 

二百二十三人!多麼驚人的數字,如果以現實狀況來說這可是可以列為史上惡名昭彰前幾名的連環殺人魔倘若寫成懸疑犯罪小說,也肯定是令人怵然膽戰心驚的聳動作品,《死亡花》不乏血腥讓人不寒而慄的描繪,人體試驗上扭曲變形的關節、被胡亂倒置的器官或者滿佈的癌細胞和皮膚病,然而書籍更大的用意不在於探討行為,而是背後的目的!

 

為了人體臨床研究與治療所需,每年世界各地仰賴的實驗動物至少上億隻,二戰期間,許多大國更曾進行過慘絕人寰的非人道人體實驗,歷史上,不少重大的醫學進步皆與臨床試驗密不可分,所以所謂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就是增進人類總體福祉的必要之惡?這本小說藉由三位中心人物-醫科生、檢察官、律師,試圖從醫學進步、受害者與病人等不同立場引領我們思辨,其合理性與道德上的適當性,又當一個人擁有至高無上的力量,是否就能擁有特權,凌駕法律之上?!

 

因為事件所掀起的社會波瀾可以預期正反論述皆有其考量立場或價值取捨,設身處地想想真的不容易,不管你的至親是飽受疾病摧殘等待拯救、抑或被殘忍冷血的殺害,暫時拋開醫學倫理、社會正義、人權保障的探討,單純來看《死亡花》這位擁有殺人魔/救世主兩種面貌的人設,個人覺得不盡討喜頗有爭議,高傲、睥睨、嘲諷對待生命的態度,在救與不救之間其實是帶有私慾、個人情緒與選擇性的,就算是神也不該以恫嚇害怕的人性弱點來使人信服。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ZZ4XLC  

 

作者:張草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06

ISBN:9789573339946

 

 

通常這樣一組三部情節連貫的創作,最讓人期待的就是結局了,「末世三部曲」從首部曲地頂洞穴人的吸睛引人好奇、到續集中三位要角跌宕曲折的情節經歷,終於來到了最終曲,緊繫每位讀者心中無數的疑問就要獲得解答,一切關鍵都在撒馬羅賓,撒馬羅賓究竟是什麼?控制眾人心靈的目的是因為?人類的未來又將會變得如何?依據人類出現前的上一個文明《冰河之書》預言:「當撒馬羅賓從冰原崛起,亦即所有生命泯滅之時。」什麼意思?不禁讓人打了個冷顫!

 

撒馬羅賓是上一個文明殘留的蛋白質機器人,然而數千萬年前的海豚人滅亡前為了母星的存續,留下了三個特別的撒馬羅賓,他們就是「設計師」、被安置在三處「極地」中,《大冰原記》裡把故事的主場舞台轉移到了酷寒荒蕪的冰原上,鐵臂、潘曲、那由他終於對上薩馬羅賓,覆蓋天空的巨大雪人、冰層下的渾圓巨卵、嗜血蜂擁的六足雪鼠等,相對於激烈精彩的實質對抗過程,這部小說特別的地方還在於強調心靈的力量,頗富宗教禪意的哲思也完美融入於情節之中,進一步帶領讀者透過內在省思,不斷探問人與宇宙、自然之間的關係。

 

作為融入中國歷史文化元素的科幻小說,情節巧妙結合了不少我們熟知的史實或流傳的軼事,從前部的秦始皇尋找仙藥,到本書談及的殷商青銅文明、神靈崇拜以及恐怖的人祭人殉等,原來皆因撒馬羅賓而起,《大冰原記》中借此帶出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相互關聯的中心思想,提醒大眾所有生命的起滅都離不開因果的不變定律,從探討人類明日的命運,更深一層回朔探究人類行為與環境生態的議題,要我們別忘了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之間休戚與共的共生關係

 

雖是稱霸地球的物種,但人類相對於地球地球又相較於宇宙,你會發現人原來如同塵埃般渺小微不足道!有別於一般末日題材小說,《大冰原記》結尾留下的是一種更為寬廣深沉的餘韻,也賦予了「末世三部曲」最妥善的結局。

 

 

相關系列作品:

《大圍牆記》 https://jrue.pixnet.net/blog/post/121684031

《大廢墟記》 https://jrue.pixnet.net/blog/post/121734974 

《大冰原記》 https://jrue.pixnet.net/blog/post/121750604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G8rfHg  

 

 

作者:亞當.格蘭特

譯者:簡秀如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ISBN:9789865596934

 

 

有人說書封就好比一扇通往書中故事的窗戶書封的設計不僅是攸關讀者能否第一眼就成功被吸引的關鍵,也是傳達書中內容與意涵的重要媒介,這本書籍的封面就是兩者兼具、最棒的範例寫照,發想來自於作者亞當.格蘭特十二歲女兒的創意「一支蠟燭,燃燒的不是火焰而是水」,如果您覺得新奇的當下,進一步被挑起好奇問了為什麼?某種程度就達到這本書的目的了!

 

《逆思維》的「逆」與其說改變慣用思路、打破既定觀念,更確切貼近亞當.格蘭特的原意應該是Think Again,現代科學上最重要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曾說過:「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所謂的重新思考,書中舉的例子簡潔明瞭、而且令人會心一笑,它說就像是我們過時的衣物會汰舊換新、趕不上流行的廚房會重裝裝潢,你會嘲笑他人還在用windows 95,卻對自己在一九九五年就形成的看法緊抓不放!何其諷刺,卻也不啻是一記當頭棒喝,對於普遍存在著認知吝嗇的我們而言。

 

《逆思維》掛著心靈成長書、商學院教授的主打文宣看似光環,然而老實說對於比較少接觸這類型著作的個人來講,心靈、商這些詞彙其實挺嚇人的,如果不是機緣下有人推薦可能壓根兒不會主動去閱讀,不能否認書裡還是有不少理論性的概念和探討,但讀完似乎可以理解它從去年出版至今仍維持熱度的原因,我尤其喜歡作者亞當.格蘭特以不同真實人物的故事為案例,藉由他們有趣而又神奇的經歷來印證重新思考所帶來的影響,還有篇章間不時穿插的畫龍點睛小漫畫,更有經典的比喻說明: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以及科學家的思考模式。

 

千萬不要因為那些字眼而卻步了,與其說成長學習、不如說觀念的傳達,不僅適用全部的職業領域,而且從個人、人際到集體的關係,你或許覺得沒有那麼大的理想抱負,但試著思考回答這樣最初淺的問題-為什麼問孩子你長大想當什麼,是大人問小孩的問題中,最無用的一個?翻開《逆思維》,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收穫驚喜。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tmp/phpav2CHB  

 

作者:張草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13

ISBN:9789573339823

 

祕密禁區裡的天縫人從自幼生長的重重圍牆中走出,也正式宣告「末世三部曲」由首部曲的《大圍牆記》來到了續篇的《大廢墟記》,揭開人類歷經大毁滅後,世界呈現的新景觀,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荒蕪的地景畫面,有的是遍滿破瓦碎礫的平原、有的是殘破搖搖欲墜的城市森林,而所謂的禁區竟然不只一個,光是亞洲地區就有一百四十四處,它們有各自建立的目的和特色,並且存在著不同的異族。

 

《大廢墟記》以書中的三位要角為中心,使用三線並行的敍述結構展開,共同推進在「大廢墟」主題下不同地區所發生的危難事件,故事線雖然各自獨立、但透過某種程度的累加,讀者可以逐步拾起散落的碎片訊息,建構還原出禁區成立的原貌以及起因,個人覺得相較於前部曲,這本作品所呈現出來的風格元素更為多元豐富,每條支線都有各自的精彩,更令人印象深刻有共感的是:東方文化更濃厚了!帶出了專屬我們台灣以及華文世界的讀者都熟稔的原汁原味的故事魅力。

 

離開禁區的火母/白眼魚和族人被帶到了百越國,這裡盡是尋求人類與機器結合最大極限的改造人,天縫族人面臨壯者被改造、女人被迫受孕、老人被殺死的命運,而要角鐵臂則是被帶往了聖城「蓬萊」,遭到有著幼童體態的「三聖」逼迫潛入一座地下墓穴,裡頭擺放了大量的石人、石馬宛如地底軍隊,而墓室石棺內的死者曾追求不老不死的超級生命體,奧米加潘曲則是對上了讓人毛骨悚然的撒馬羅賓,地球聯邦的建立與崩潰原來都跟他們有關連,他們到底有什麼目人類的未來又究竟會如何?!

 

從擁有彎勾手、彈簧腿或戰車軀體的半機器人到結合史實記載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帶領五百童男童女東渡到仙島尋找長生不老藥到宛如科幻電影情節名稱的生化人、撒馬羅賓、奧米加,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張草中西合併下展現出的宏觀視野,《大廢墟記》除了充滿未知與驚奇冒險的看點,也暗藏了不少奇想哲思,探討人類這個物種存在的意義以及未來將往哪裡去,最終章絕對讓人備受期待。

 

 

相關系列作品:

《大圍牆記》 https://jrue.pixnet.net/blog/post/121684031

《大廢墟記》 https://jrue.pixnet.net/blog/post/121734974

《大冰原記》 https://jrue.pixnet.net/blog/post/121750604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tmp/phpUzMYuj  

 

 

作者:林楷倫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07

ISBN:9789864063352

 

 

這是一部由八則故事匯集而成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作者林楷倫在各大文學獎得獎的作品包含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等,文學創作通常與一個人的人生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書作者林楷倫就是最好的代表寫照,販魚為業、家庭過往都成了難人尋味的寫作素材,林楷倫藉由本身的經歷將部分生命融入小說創作中,在眾多華文作品中展現出獨樹一幟的個人特色。

 

貫穿八則篇章文字,一致性也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魚,從捕撈的手法-釣魚、叉魚、電魚等,到魚類的名稱、外觀、特性,還有瀰漫在空氣中黏膩潮濕的魚腥臭味,魚販作家的身分充分發揮在文字使用、感知經驗等各層面,帶出有別於其他創作者的風格感受,魚作爲日常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美食,在不同的情節之中也被各自賦予了特殊的、私密的象徵意涵,直指每個人內心深處,觀看那些故事,彷彿被翻出內裡更深黑的部分,總隱伏著陰鬱愁苦。

 

從南投野溪、東北角漁港、屏東山區、苗栗外埔到馬祖東引等,小說的故事舞台遍布台灣各個角落地方,那裡可能是你我都不會特別留意到場域,但總有這麼一群人,在黯淡無光的盡頭奮力掙扎著,《雪卡毒》透過一個個底層人物的刻畫道出這些哀傷,奇怪的是雖然如此,他們依舊活著堅持、活著自我。

 

如果人生終究不如我們想的那個樣子,我們只能從中看見自己,理解並接納生命的疼痛,如同食進含有雪卡毒素的魚後,大部分人會痊癒,不會有後遺症,惟攝取過多毒素可能影響循環及神經系統,如同生命難以承受的重,總以千萬種的形式存在,久了,其實也麻痺了。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9eMIQo  

 

作者:有川浩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06

ISBN:9789573339809

 

 

收錄於這本短篇小說集的其中一個故事〈貓咪的最後時光〉敘述貓咪浩太和男孩浩美之間的故事,聽說被人養的貓如果活得很久,就會變成妖怪,貓又就不會死了呢!男孩長大貓咪老去,申請辦理手續的文件為何遲遲還未寄來?虧我練習了這麼多捺掌印的技巧啊!

 

初看作者有川浩和這個篇章的性質都讓我有種熟悉的懷舊感,距離閱讀有川浩上一部作品有一段時間,還記得她成功結合輕小說以及文學小說特色,輕快又溫暖的寫作風格,而關於人類和毛小孩之間的珍貴情誼,你一定回憶的起幾部經典的電影或小說,尤其是有飼養過狗狗或貓咪的讀者,應該更能深刻感受其中的相處細節,那種又笑又哭最純粹的情感羈絆。

 

〈貓咪的最後時光〉以貓咪浩太為視角,用牠們的角度和心思,呈現出對於主人深厚的愛篇章文字不多但卻涵蓋了毛小孩一生最重要的兩個階段那是命名以及「離去」,命名乍看沒什麼,其中卻蘊含了視牠成為家中真正一份子的情感和意義,然後無可避免的,生命都會年老、離去,最終我們都要學習說再見,故事中的貓咪為了不讓男孩悲傷,努力活著卻終究不敵衰老。

 

或許就像書中貓咪浩說得一樣,男孩長成了男人,變大、變壯的身體能夠承受的悲傷的量一定也增加了許多,然而,我要說,那些回憶總還是在某些時刻湧上心頭,其實還是會落淚,然後微笑看待那些留下的美好。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ktJx8U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06

ISBN:9789573339786

 

 

關於愛戀情感的類型小說太多了單看這樣的書名老實說可能提不起大多數人的興致然而若說到作者是東野圭吾或許就有那麼一點讓人期待和想像了閱讀過這位日本人氣作家的書籍數量不算少每每總會有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創作發想,因為東野圭吾多元化的寫作風格是特色,而挑戰的社會議題常會給人引領前瞻、話題性十足的感覺,這本距今二十多年的作品就是如此。

 

故事從一次大學畢業後的例行性同學會說起,哲朗與當年的美式足球隊經理美月意外重逢,閉口不語只筆談的美月營造起了不少懸念,彷彿讓人嗅聞到了一股不對勁的前兆,然而事件卻完全以你無法想像的發展推去,跟著哲朗回家的她一開口竟是低沉沙啞的嗓音,生理上是女人,心理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男人的美月不但坦承自己殺了人,還一直喜歡著哲朗的妻子、當年同是球隊經理的理沙子,然而就在周遭人試圖幫忙美月解決困境的時候,她卻消失了。

 

儘管有命案,卻不是這部小說述說的主軸核心,議題取材才是最關鍵的要點,《單戀》是2001年入圍「直木賞」的作品,就東野圭吾寫作前後期的功力來說當然還是有那麼些差異,但你不能不承認關於性別認同到現在都還是值得社會大眾省思的議題,因為是多年前的創作,部分個人認為帶有些許不合時宜的性別相關詞彙雖然沿用,但情節裡面對於這類特殊群體的自身心境和旁人眼光有著深刻細膩的描繪,仍體現出作者深刻的觀察和關懷。

 

世界並非二元、非黑即白的性別當然也是!雖然身處在這個時代,多元性別的概念更為人所接受了,但在性別議題上總還是有學不完的事、該努力的地方,《單戀》的再出版是借鏡、是提醒,理解以及尊重每個人的差異,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想要的樣子。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