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2HxiOC  

 

 

 

 

  作者:史蒂芬.金

      譯者:楊沐希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2-01-24

           ISBN/ISSN:9789573338451

 

 

 

 

 

 

 

讀完這本小說不經讓人想起書中兩則篇章曾出現過的語句「人類大腦是有限的,就只是骨頭殼子裡的海綿狀組織,但大腦之中的心智則是無限的」以及「他總能透過一連串的關聯,將他的所見所聞連結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真實世界的閃燃點」,用來形容史蒂芬.金這個人、甚至《如果它流血》這部作品,恰如其分!關於那源源不絕的絕妙想像力,還有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創作靈感。

 

然而身為全球知名的暢銷作家、創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雖然沒有人不知道這位「恐怖大師」的名號,不過對於這類型的創作,總給人某種特定的刻板印象,容易讓部分人有疑慮而躊躇不前,《如果它流血》有點出乎個人意料,作品保留史蒂芬金濃厚的一貫風格之外,卻又時而帶了那麼點戲謔趣味或情感溫度,所以,閱讀前請作好準備,你不會因為害怕而不敢關燈,而是熬夜開燈也要把它看完!

 

亨利.梭羅說:「不是我們擁有物品,而是物品擁有我們。」早在“手機”成為很多創作家的發想題材前,史蒂芬.金2006年以現代科技為反思就寫出了《手機》這部作品,在這本小說中,不管是〈哈洛根先生的電話〉帶我們重回iPhone這個劃時代產品剛誕生,改變人類生活形態的那段歷史記憶,還是〈查克的一生〉裡頭,即使是在末日前夕,大眾仍對於網路連線不斷轉圈的憂慮,字裡行間對科技成癮人類的嘲諷,都讓人會心一笑。

 

〈獨家腥聞〉則是讓我最驚喜的篇章,如果看過「霍吉斯三部曲」(包含《賓士先生》、《誰找到就是誰的》以及《我們還沒玩完》) 《局外人》的讀者,絕對不要錯過!以中篇形式收錄在這本書籍中,不但份量十足,還充分結合議題與娛樂,「嗜血」的真的是那些超自然生物?新聞媒體?還是促成那些高點閱率的閱聽人?當然,可以期待的還有私家偵探荷莉的大顯身手。

 

最末篇的〈老鼠〉,則回到史蒂芬.金熟悉的作家主題上,如果說面對誘惑,每個人心中都藏有浮士德,那麼這次的魔鬼就是「老鼠」,雖然如同筆下常遭遇寫作瓶頸的主角,不過這次不像《鬼店》那麼令人心驚膽顫,「鼠」的形象塑造與翻譯諧音總感覺有種另類的惡趣味。

 

最後附帶一提,可以細細品味的還有《如果它流血》乍看血腥聳動的書名底下,史蒂芬.金在四個篇章中看似不經意卻大量融入的電影、音樂以及書籍,或許這也是讓這本小說極易產生共感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rue 的頭像
    jrue

    旅人書房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