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法蘭西絲‧哈汀吉
譯者:趙永芬
出版社:青林國際
出版日期:2017-12-04
ISBN/ISSN:9789862743614
書名的「謊言樹」是一種傳說中神祕的植物,這種樹在黑暗或黯淡光線中生長茂盛,唯有餵食它謊言才會開花結果,要是有人吃下果實就能看見秘密的真相,「謊言樹」既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抑是貫穿全書謎團的線索。破梗了嗎?如果談這本書籍之前,一開始就告訴你創作可能的發想核心?
單看這樣帶點奇幻的元素,加上出版社是以童書繪本著名的青林國際,探究誠實與謊言的主題書單何其多,必須承認最初個人以為它僅是一本一如往昔的單純故事,然而閱讀過程卻發現《謊言樹》不管是講述的內容面相、隱喻象徵或用詞遣字都有著相當豐厚紮實的思想底蘊,能繼菲利普•普爾曼的《黃金羅盤》之後,作爲青少年小說第二次獲得英國權威的文學獎—柯斯達獎,絕不簡單。
時空背景無疑是本書最關鍵的設置,也是讓題材更為多元的巧妙構思,事件開展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維多利亞時期,而且就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後,作者法蘭西絲•哈汀吉對於當時的歷史、社會和文化風貌有著寫實細膩的描繪,不論是在科學快速發展中與宗教信仰的衝撞,或是崇尚禮俗道德表面下對階級和性別的歧視,此階段不僅英國社會面臨巨大的轉變,也是人類文明史上動盪最劇烈的年代之一,更重要的是女性也正在經歷自己內心的微型革命。
小說兼具了娛樂的技巧手法與內涵的批判演繹等雙重特點,先從引人入勝的外現風格談起,驚悚懸念的謀殺之謎讓全書增添不少哥特式的恐怖氛圍,壓抑的年代、封閉的孤島、危險的秘密、發酵的謊言、流竄的耳語,以及掩蓋的罪行!帶有幻想元素的「謊言樹」儘管吸引人,重點卻不在於其神奇魔力,而是延燒駭人的影響力,滲出的邪惡彷若日益孳生、蔓延、腐蝕著人心,情節裡對於“謊言”有著許多精彩貼切的深入描繪,加上在尋覓線索、查緝兇手的過程設置不少「紅鯡魚」,再三反轉的情節設計令人吊足胃口,不負所望給了讀者一個意外的結局。
個人最喜愛的則是隱藏在細節與真相背後,耐人尋味的性別議題。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地位透過男權制度、服飾束縛、教育限制等展現無遺,禮教面具底下是拒絕承認女性智力與能力、表裡不一的假道學文化,這些女性只可以是他人的母親、姊妹或妻子,少有自己!然而作者卻結合伊甸園的知識樹、物種形成演化的概念告訴我們,女人從來不是傳統的從屬角色,讓人驚豔的更在於《謊言樹》不是“一位”女性的成長故事,那些隱身在故事角落的配角人物原來比想像中更堅強、更聰明、更實際,也更工於心計。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透過信念,你也可以決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