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怪物.jpg



         作者:蘇姍.黑波爾.歐姬芙

         出版社:小異

         出版日期:2011-09-26

         ISBN/ISSN:9789868584761

 

 

 

 

 

閱讀《怪物》一書可以顯然易見的看到瑪麗‧雪萊成名小說《弗蘭肯斯坦》的影子,這也就是眾所皆知的《科學怪人》,被西方視為恐怖科幻文學的始祖,甚至我們可以直白的說《怪物》就是建立在其體裁架構,重新賦予生命而改寫內容的小說,《科學怪人》發表後大量重寫或續寫的作品並不少,然而面對這距今近兩百年舉世聞名的經典名作,美國作家蘇姍‧黑波爾‧歐姬芙寫來卻毫不遜色,除了更完整的衍義詮釋出了怪物的內心世界,對於其情感矛盾的細膩勾勒更讓人讀來不捨,而其文字除了承續原著的文學性,引用了其他作家的作品,更帶有濃厚的詩意美感,其寓意傳達也有著值得令人省思的哲學面向。

 

《怪物》從一段私人日誌展開序曲,而藉由羅伯.華頓這個船長的紀錄娓娓道出了這歷時十年追殺故事的起因,也帶出了"維克多.哈特曼"這有著猙獰醜陋面貌的駭人主角,面對這個荒誕不經、褻瀆上帝之手的怪物產生了未知的恐懼,也對於其性格的漠然與冷血興起了憤怒,或許我們在閱讀之初都和華頓船長相同,對於這個什麼都不是的生物有著同仇敵愾、理之應然的情緒,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時間的流逝,在四部曲的事件轉折堆疊裡逐漸有了不同的觀感,書裡某個段落有趣的利用了怪物維克多.哈特曼的經歷,提及了肉體與靈魂的爭論,我們究竟是因為原罪,才受到處罰而有了肉體?抑或肉體為靈魂的僕役,是基於純善而創造出來的?那這個用屍塊拼裝出來、沒有靈魂的生物又是什麼?最初眼睛看見的、心裡以為的,是否就是事實的全貌?

 

反觀故事裡那些被稱為人、也身為人的角色,維克多.法蘭根斯坦—怪物的創造者與父親,「魔鬼」是他對於這個人造人活生生站立眼前說出的第一句話,自此而後便是永無止盡的恐懼與憎恨,比起被創造者,創造者難道不需要付更大的責任?羅伯.華頓—誓言摧毀怪物的追捕者,從原本單純的安撫好友與承諾,十年鬼魅般的獵殺行動,理性早已全然喪失,面對自身生命的孤寂與缺陷,如果人生早已沒了生存的目的,或許仇恨成了另一種病態支撐生命的力量,而莉莉.溫特邦—這個有著心靈疾病令人膽顫心驚的女孩,有著健全的家庭與富裕的生活,然而對於許多事物想法的獨特,卻是比怪物更怪物,在這些行徑有如怪物般角色裡,我們看見了這些人類是如此扭曲又可悲地活著。

 

相較於怪物維克多.哈特曼對於身為人的奢望、對於情感的渴望,這個怪物從最初的悲憤嗜血、對自我存在的疑問,隨著第一人稱日記的書寫,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喜好閱讀文學與詩集的怪物,不斷在文字裡試圖逃避與尋找慰藉,然而在一連串漂泊不定的旅程裡,那些生命中所出現的人—不管是朋友、愛人、敵人或陌生人,逐漸也讓他產生了憐憫、寬恕、關愛的改變,甚至最後願意捨身成了大家口中的黑天使,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已經不重要,與其在意別人注視的目光,或許當我們願意放下心中的怨懟,自然也就能從這泥濘輪迴的深淵得到解脫,心性從來不會因為外在的不同而被抹滅,人性的光輝與動人也就在那剎那的轉念間。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他。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形體被賦予了,但關於人性、靈魂或善惡卻是取之於自身選擇,不管對於何種生物而言,或許這也才是決定人之為人最重要的因素。

 

 

 

 

☆感謝小異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