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難者  

 

 

 

 

 

作者:艾倫‧葛拉茲

       譯者:郭恩惠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8-09-05

           ISBN/ISSN:9789575030124

 

 

 

 

 

一九三八年,納粹襲擊了德國全境的猶太人,一九九四年,古巴哈瓦那街頭發生抗議暴動與警民衝突,二O一五年,導彈和炸彈的爆破聲遍及了敘利亞的阿勒坡,《逃難者》的三段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充滿了暴力、攻擊與殺戮等行為,小說描述了三個生長在不同時代迥異國家的孩子和家庭,因為種族政治,或宗教、內亂、經濟等因素被迫離開早已面目全非的家園,尋求自己的容身之處尋找更好、更安全的生活。

 

乍看這些歷史似乎有點年代,關於對全歐洲猶太人有組織迫害和集體屠殺開始的「碎玻璃之夜」、或者在蘇聯改革和解體打擊下,古巴全國產生的物資短缺、飢荒蔓延,然而對於近幾年幾張像是小小身軀伏屍海灘、空襲倖存滿臉血污呆滯的男童照片,你一定不陌生,因為七年了,「阿拉伯之春」之後引爆的敘利亞內戰還在持續!全球矚目的歐洲難民潮,如果不是透過新聞上的相關報導和驚人影像,對於身處世界彼端在台灣的我們而言,這樣的議題似乎顯得遙遠,然而面對環環相扣的全球化浪潮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卻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小說很巧妙的是透過三段真實的存在事件作為相互對照的平行敘述,聚焦起難民悲歌這個極其複雜而又敏感的問題,如果對國際政治或西方歷史有興趣,務必閱讀書籍末尾的作者後記,詳盡紀載了背景環境與人物發想,雖然是虛構的故事與角色卻都是有真實對應之人事,而面對這樣的史料題材也不用過於擔心是否不熟稔或太僵硬,因為小說的重心並非放在批判歷史事件的是非對錯,而在於喚起更多人對當今難民困境的關注重視,看完三段彷若紀實的人生故事,訝異諷刺的是會發現驚人的相似,間隔八十年,但我們像是沒有從漫長的時間中吸取教訓,失落流亡的場景還一直在反覆惡性重演!

 

而且根據統計,在不斷攀升的數字裡,其中有半數以上是未成年的孩子,《逃難者》三位主要人物就是設定在十一、十二歲間的青少年,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尷尬年紀,他們有足夠的能力敏銳地意識到周遭世界的改變,卻也遮掩不住家園劇變內心的惶恐不安,如果不是這樣的主題,光看逃難的旅程真的像極了驚險的冒險小說,你怎麼想得到導彈轟炸、槍擊搶劫、暴風雨襲擊、鯊魚啃噬等畫面,然而這些流離顛沛及悲慘際遇卻是真實存在過,並且讓人感概的是在這樣的歷程中,還是看得見落井下石的人性與現實。

 

當然,要慶幸的是故事中還是保有的信念和希望,尤其是那些展現無比勇氣的小大人,他們承擔、接受並成長,讓如此沉重的議題下,文字依舊充滿了視覺力度與生命韌性,還有部分人們願意伸出的援手、釋出的善意,讓他們想望的一個家、所謂的明天,在虛構的小說之中還是有實現的可能,但回到現實裡的國際難民問題,要知道,我們都仍然有許多瞭解省思與努力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