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  

 

 

 

 

  作者龔娜姿‧哈宣沙達‧邦德

       譯者:胡訢諄

        出版社: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31

           ISBN/ISSN:9789579199070

 

 

 

 

 

 

如果突然被告知已經是癌症末期,最多只能再活六個月,面對闖進人生的噩耗、即將到來的死亡,你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會做什麼?類似的疾病書寫生命議題在同類型的小說中並不罕見,腦海可以想像的不外乎心靈勵志的路線,說未竟的夢想與實踐,抑或溫馨感人的方向,講情感的互動與關係,然而這本小說有更多的部分卻是在談論人生經歷、回憶過往,而且不同於喧囂瘋狂或催人熱淚的氛圍,更多是赤裸而尖銳、真實而憤怒,無所遮掩、矯情或是刻意的傳達形式。

 

再會,是告別結束、也是再次相見的意思,那些生命當中避之唯恐不及的一切,並不會隨著世界改變、時間流逝而消失,與其說《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是一部小說,個人的感覺更像是一段散文式回憶錄,透過重新爬梳人生歷程的敘述方式書寫記憶,篇章篇幅短小、用字精練簡潔,但卻有一種直擊內心的力道!對比流光溢彩、歌舞歡騰的夏至慶典,那些穿插其中的脆弱生命、困頓過往顯得諷刺不堪,進而也更突顯對於存在的暴烈和飢渴。

 

故事要從主角娜希在故鄉伊朗的日子說起,打從出生就是多餘的人、不是父母冀望的男孩,大學參加示威活動不但導致妹妹永遠失蹤、也成了洩密的懦夫叛徒,為了活命選擇拋棄家人逃亡至國外,然而原以為可以擁有的美好,卻不如當初想像與希望,回顧顛沛流離的一生,我們又怎麼不會對人生有所質疑和叩問?作者邦德本身就是出生於伊朗,後隨著父母逃至瑞典的新公民,所以書寫起1970年代後期在伊朗發生的歷史事件伊斯蘭革命或瑞典社會充斥的排外情緒與對難民的歧視,那種飄零無根的慨然和淒楚分外深刻

 

小說裡有這麼一段描繪主角娜希和分離兩地的母親好不容易通上電話然而隔著電話的兩人卻僅是沉默地哭泣,那當中有不告而別的自責也有就此天地兩茫茫的悲傷沒有言語情感的流轉糾結卻令人動容不已所以當因為家國缺失、因為生命無常,可以依附的只剩親子關係,不難想像其間碰撞出的情感羈絆與拉扯衝突,如果說往上是之於母親的渴求和虧欠,那麼往下則是對待女兒的宰制與佔有,某種程度來說情節有好幾個橋段主角娜希看待女兒的想法和態度可能讓不少人詬病,然而在女兒/母親/女性的身分轉換間,隱隱投射傾吐的又何嘗不是極度的孤單、恐懼和依戀。

 

愛是永遠償還不了的虧欠!所以愈深刻的人生體悟,選擇愈用力活著,《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激烈露骨裡有著對生命的另一種演繹和詮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