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偶輓歌  

 

 

 

 

 作者:哲儀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6-09-27

          ISBN/ISSN:9789869356701

 

 

 

 

 

 

 

閱讀本書會讓人先注意到的是每個章節開始前引用的一小段文句,出處類型相當多元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從史學書籍、心理學家、小說家、哲學家到犯罪學家等,引文不僅與該篇情節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更言簡意賅意蘊深遠的帶出了觀點,且從類型出處也可以察覺到本書融合的多重元素,傳統的偶戲文化結合上驚悚的犯罪心理所呈現出的詭譎氛圍凝聚了恐怖張力讓人汗毛直豎,在漆黑的夜晚獨自閱讀,你可能巴不得把燈光都開得明亮些,卻又無法克制的一面繼續翻著書頁,《人偶輓歌》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接續開章楔子引用的南朝《後漢書》魁櫑喪家之樂也挽歌執用紼相偶和之者。」揭開本書序幕的即是伴隨演奏樂聲戴上詭異面具的喪葬隊伍,小說情節以兩條故事線穿插進行,一條藉著軍中常見的靈異事件帶出新兵志翔的幻聽與怪異行徑,另一條則是發生在醫院的老人上吊事件,相同的是他們身旁都有一具與自己相像的人形木偶!隨著志翔休假返家不時出現的混亂記憶與家人的空洞眼神,還有被車輾斃、赤裸溺斃、跳樓與自焚等一周陸續多起的老人死亡案件,難道真的有預謀犯案的連續殺人魔?而現場總會遺留出現的人偶又有什麼關聯?

 

說到人偶,總會讓人想起許多恐怖電影中出現的經典角色,從日本的人形娃娃到西洋的安娜貝爾、鬼娃恰吉等,反映出許多人心底一種特殊且根深蒂固的矛盾,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曾提出名為「恐怖谷」的心理學假說,當我們看到非常擬人的娃娃會本能地產生厭惡和恐懼的情緒,此外不管是非洲常見的巫毒信仰或中國道教的茅山術中也不乏靈魂灌注的可怕儀式,所以當台灣推理作家哲儀結合本土風俗及信仰將獨特的臺灣偶戲文化帶入就更容易形成共感,且“人偶”並不單純只用於氛圍營造,作品中對於其淵源歷史、雕刻製作與意義賦予也都有不少深入淺出的介紹。

 

本書另一個不能錯過的亮點則是融入心理治療技術的部份,作者哲儀發揮自身專業的心理系背景不僅形塑出國軍排長凌業勝這位有趣的系列偵探更透過魁儡般的戲偶和催眠的暗示控制性進而拋出「人是什麼?被人操控的人還能稱為是人嗎?」等對自我存在的質疑與反思,然而更可怕的還有那些藉由人偶來操弄人心的人!《人偶輓歌》詭祕驚悚中一路緊扣人心直到所有謎團逐一被揭露,且冷酷諷刺但傑出細膩地刻劃出了人性的私慾,說到底,原來人才是那一切罪惡的始作俑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