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死去的家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5-07-06

        ISBN/ISSN9789573331643

 

 

 

 

 

 

喜歡東野圭吾作品的讀者,應該都要讀過《大概是最後的招呼》這本自傳性散文集,問題不在於這本書有多大的文學價值,而是裡頭有相當多真實私密的自我剖析,能貼近作者在成名之前的歷年創作心境、也能更理解每部作品的構思概念,像是對於這本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書籍,書中就這麼寫著「《以前,我死去的家》是我的自信之作,卻依然沒獲得好評。此後,我不禁以懷疑的目光看待書評家。」以後期的寫作功力來看待早期的作品本來就有失公平,而當東野圭吾變成小說銷售保證不斷被出版,讀者對於年代久遠的創作難免產生疑慮。《以前,我死去的家》老實說有點出乎個人意料,從書名、推理到風格,沒有其他作品厚重的份量,卻有一種感染力極為強大的情感後勁,會讓人挑起一聲長嘆的人生感觸。

 

故事敘述女主角沙也加對於小學以前的記憶毫無印象家裡也沒有留下當時任何的相關紀錄,小學之後的事情雖然都清楚地記得,但之後所有相片卻都不見她的笑容,流露出的不安眼神彷彿獨自被丟棄在陌生的世界,更令沙也加恐懼的是自從她當母親之後,發覺自己總是不能控制地虐待女兒的行為,所以開始懷疑起是否與童年那段遺失的空白有關,為了找回記憶,於是她連絡了前男友來到了一處偏僻閒置二十三年的廢棄房子,在這處父親生前經常神秘拜訪的小屋中時間像是暫時被停止,這裡的人就像是事情做一半,走出屋外,就沒有再回來。究竟他們為什麼消失?沙也加又跟這一家人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驚人的事實就在這棟不曾去過又似曾相似的荒涼小屋中隨著調查而逐漸清晰。

 

《以前,我死去的家》沒有聳動的開頭,外加結構相當簡單的設計,這或許是早期沒被看見的主要原因,然而與其他同期的作品相較,個人卻以為相當特別!在閱讀過東野圭吾的眾多創作中,你可能沒有看過如此詭異、帶點毛骨悚然的風格類型,而且厲害不在於文字言語的刻意雕琢,過程中不見血腥駭人的場景、男女主角更是平心靜氣以待,然而光靠電影運鏡般那種描景狀物的細緻呈現就讓人感受到宛如恐怖片的效果,滂沱大雨中靜置廢棄的房裡被當成入口的地下室、蒙上一層灰的十字架、還有所有的時鐘都停留在11點10分,隨著謎團及故事的推進有種貌似置身鬼屋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的恐怖感,那種看不見的焦慮放大了想像的恐懼,打造出畫面感很強的節奏與氛圍,可是記住!這不是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而是東野圭吾的推理創作,這是這本書相當與眾不同的亮點。

 

而回到結構形式來看,《以前,我死去的家》推理元素其實也很完善,從人事時地物的面向來分析會讓人更訝異於其簡單鋪陳下所產生的效果,人-嚴謹來說真實登場的人物只有文中主要敘述者“我”與女主角兩個人、事-找回過去的記憶、時-二十三年前、地-密室般的廢棄建築、物-屋內留下的日記與書信,巧妙俐落的文字卻讓所有環節嵌合成深沉的交融張力,書裡運用了出色的敘述性詭計讓情節多了不少反轉的驚喜,雖然受限於事件年代久遠解謎還是偏向臆測式的解說推演,但整體來論是相當中規中矩的推理設計了,而從內容深究來談,這本書就更顯得意義非凡,《以前,我死去的家》大概是東野圭吾書寫虐童題材的最早開始,就像是不少發展心理學專家強調童年經驗對於人格成長的深刻影響,書中對於疏遠的親子關係、扭曲的管教態度與孤立的情感缺憾都有纖細赤裸的呈現,讓最初懸疑陰森的基調陡然一落成了酸楚心碎的社會悲劇,體現出東野作品中慣有動容的人性關懷主題。

 

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以前的自己死去的家?是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無法碰觸的禁地?《以前,我死去的家》對於“家”這個字眼,不管是顛覆聳動的外在具象意義或是濃度飽滿的內在自我追尋都暗藏了具衝擊性的隱蔽伏筆,在可怖不安的語境氛圍營造下,藉由秘密真相的揭示以及真實自我的面對讓囚禁的傷痛記憶成為未來邁進的力量,以風格來說算是東野早期創作中相當有味道的另類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